八旗书院 > 历史军事 > 最强女医 > 134 开解,吊唁

134 开解,吊唁(1 / 1)

“有何不妥,难道周大人对那杨老夫人的病另有他解?”傅局使笑看他一眼,一步跨出,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平淡的语声中透着孤傲。

周海辛皱着眉头落下对方几步,但是面对傅局使阴阳怪气的一番话,又无可辩驳憋着一口气在胸中,最后还是抛却了心头的怪异跟上,一面回头看了看尚在视野中的那偌大的杨家府邸,深院中沉沉的气息压得人胸口闷闷。

次日,周海辛早早的就已经到了惠民局,还未开诊,医员到齐之后都被叫到了惠民司开了一个早会,无非就是提了提对待病患时不可大意,注意照顾好患者等最平常的话。

散会后,只留下了余君、周海辛和掌事医女,三人也不知说了什么,没一会儿就见余君就走了出来,眉目温和依旧如昔。

关西城区的出诊还是要继续,尤其是三局一比之期将至,医女们表面上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是紧张的情绪还是不经意之间就弥漫在惠民局中。

子初不会刻意去询问余君和周局使三人究竟说了什么,隐隐之中大家仿佛都是心知肚明的。

“你不用太紧张,几日后哪怕我们惠民局仍然还是位列第三,局使大人也不会因此责备你的。行医本就是为民为命,誉名之类都是其次。”见子初垂眸思索,余君口吻轻松,开口笑道,也不知是不是故意如此。

见余君误会了她,子初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解释。这种事情于她,并不是最重要的,因她心中所想的却是其他。

两人乘坐的马车很快就驶至贫民区,由于道路逼仄,双双下马步行,再次路过这条小巷子,黄泥地面上枯叶飞卷,冷风呼呼吹得更加凶猛,饶是子初身着披风,脚下那一阵阵风灌入也令其控制不住地抖了抖。

身前蓦地是一宽阔肩背,余君没有回头,在前方为她遮住了有些肆虐的风。望着他的背影,她有些怔然,旋即一笑而过。

“啊,医士大人您来了!”余君正走着,从拐角的另一处巷陌中出来一个布巾裹发,着葛布衣的妇女,伴随着她的走动和止步,身上跟着沙沙轻声,拐弯出来看到余君的瞬间,惊喜喊道。

“马大姐。”余君一愣,扯出一笑。

“大人,我,我家小犊子的病……”妇女面带希冀,磕磕巴巴地盯着余君的下巴,却不敢抬头看他的眼。

妇人的模样映入子初的眼中,她心中微叹,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日子确然心酸,那小犊子必定是其的命根子,难以割舍,害怕失去,倘如真的无望,怕是生不如死,天下哪个孩子不是母亲的心头肉,手中宝。

余君眼角余光瞟见子初镇静的面容,于是柔声道:“只要有一丁点希望,我等都会尽力而为。”

“嗳!嗳!”妇女连连点头,枯黄沧桑的面上去了一丝忧虑,当然也不曾注意到余君字里行间之意,他说的“我等”,而非“我”。

人大多都会如此,面临绝望之际有人扶持一把,那种瞬间的强烈渴望与信任,足以暂时另其摒开一切负面的情绪。

“如此,我们就先去大姐家里看诊罢,先让我瞧瞧孩子的情况。”

妇女怔了怔,顾不得自己此时是要去做什么,立刻欣然,略有些哽声道:“我们村能遇上余医士这样的大夫,真是几世的福报啊……”她喃喃之声比空气还轻,忽地一阵风吹来,就散做虚无。

跟着她来到了当日的小屋外,还没进门,就听到一阵哒哒哒急促的脚步声。

“马姨!”由内而外脆生生的一道嗓音。

一道门缝中,先是一道晶莹一闪而过,紧跟着哗啦一声就被打开,露出脸颊如红苹果一般扎着双辫的小女孩,身形弱小,衣衫陈旧,草绿色对襟小袄子由于反复洗涤,有些发白。她亮晶晶的眼落在妇女身后时,其中乍然迸发出无尽的信赖。

“兰儿,快别杵在门口,冻坏了可不好了,来,医士大人要进去给犊子瞧病了。”说着妇女将她推进屋内,这边还迎了子初和余君进门。

小女孩就是王二子家的兰丫头,因为和小犊子关系好,经常窜门玩耍,小犊子生病期间,也时常跑来帮着照料,这是子初听妇女说起的。

小犊子躺在床上,与先前几乎没什么不同,要说迥然,也只是脸色更差了一些。

妇女不看倒好,这一看到儿子的形容,眼泪登时就包在眼中,红了眼眶,只是强忍着又将泪意逼了回去,引了余君为其诊脉。

余君放下药箱,微一施礼,坐在了小犊子的床沿,搭上脉络之后又闭目,在妇女看不见的角度蹙着眉头,那一瞬似乎是捕捉到了什么,放下小犊子的手腕,将其塞入被中,仍旧坐着凝神思索。

屋中静悄悄的,看诊的过程之中,就连那叫做兰儿的小女孩都一本正经地睁圆了眸子,安静地看着,小孩子未经世事,虽然不懂余君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但到底也能感觉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便也不出声打扰。

一双瑰丽的眼眸细细地打量着女孩,淡淡一眼,就含笑着转开了视线。子初的目光落在余君的侧面,再看向小男孩,突然心神一动。

兰儿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余君的举动好一会儿,终于是有些发涩发酸,削瘦的爪子般的手蜷曲着搓了搓眼睛,忽然闻到了什么异香,指缝间大眼撑开,呆呆地看着走到她身前站定的女子。

“兰儿?”耳边的声音好像银铃似得悦耳又美妙。

小姑娘愣神了片刻,轰地一下小脸宛如熟透了的苹果,呐呐点点头,唤了一声漂亮姐姐。

看着犹如受惊的小兔般怯生生的孩子,子初神色愈加柔和,对同样手足无措的妇女摆了摆手,就弯腰坐在了兰儿的身边,细声在她耳畔道:“兰儿和小犊子是很要好的朋友对不对?”

兰儿有些拘谨地僵着身子,再点头。

子初抿唇一笑,对其招了招手,将她抱到了膝上,披风同时盖在了女孩的身上,道:“既然是好朋友,兰儿应该也希望他快点好起来了,姐姐是医女,要是姐姐说小犊子的病能治好,兰儿信不信姐姐?”

清浅的药香既不浓郁又不难闻,语调温柔笑容真挚,比她所见过的所有人都好看,跟那些城内有钱人家的大家闺秀门和贵夫人们都不同,小姑娘大眼之中尽是雀跃和惊喜,不敢置信这么漂亮,衣服也超级暖和干净的姐姐会抱她!

在软言软语和温暖的狐皮披风的包裹下,起初动作还有些僵硬的兰儿慢慢放松下来,又是探究又是紧张地侧过手来搂住了子初的腰。

子初再浅浅一笑,不仅没有排斥她的举止,还将她搂了搂。

兰儿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几乎兴奋地将整张脸都埋到毛茸茸的披风里,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在尖叫!

“那你和小犊子往常都在哪里玩?还有其他的伙伴吗?”子初笑问。

小姑娘被她这样一问,将脸从披风中探了出来,瑶头,随后细而淡的眉毛轻轻地纠结在一起,咬着唇。

贫民区最多的是老人和妇女,年轻男人都去外头干活挣钱用以养家,加上缺医少药,能健康长大的小孩子也不在多数。孩子的思想都是单纯的,能够玩在一处就是好朋友,难得有同龄人作伴玩闹,自然十分珍惜这份友谊。

兰儿看着活泼,话却不多,也许是刚认识子初,还有些怕生,也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

就在子初和兰儿说话的一会儿工夫后,余君从床沿边上站了起来,问:“孩子这些日子有什么反应?进食情况如何?”

看小男孩的面容,也能知道他应该吃的不好,余君还是仔细地了解情况,一点也不错漏。

一说到吃饭问题,妇女又红了眼,说:“还是老样子,只吃玉米糊,吃两口就不吃了。”

她刚说完,躺在床上的小犊子又低声呻吟,用蚊子般小的声音喃喃道:“娘……娘……疼……”

妇女过去轻声安慰,抚着他枯瘦的手,忍不住流泪道:“我可怜的儿,不怕,很快就不疼了,医士大人会治好你的。”

于是妇女又把小犊子的身体状况告诉了余君,后者点头,再看向子初,让她也试着为小犊子把脉检查。

妇女惊疑地看着子初放下兰儿,转而再瞧她用一会儿的功夫就看完了,有些不明就里,只觉得这女子动作娴熟又随意,既像是看病,又像不会看病,也没多想,就愁眉莫展地问余君:“医士大人,我儿的病是不是又重了?”

余君轻声宽慰道:“孩子的身子与先前相仿,大姐稍安勿躁。”

妇女见状,不好意思地垂下头来,交握在一起的双手显示着她内心的期盼。衣袖被扯了扯,她转眼看到兰儿紧张地抓着她的袖子,就强笑着拍拍她的手背。

虽还不完全了解因果,子初还是有几分把握道:“孩子的病机应该是迁延日久,气血两亏,胃阳大虚,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急宜挽救后天之本。”

余君听罢,沉思片刻,赞同地点点头。如此一来,妇女惊愕地将眼睛从余君身上转向了子初,好似现在才刚见到她一般。

“姐姐。”软糯的声音喊道。

余君和子初同时看向了妇女的身侧,不解地见兰儿突然出声,尴尬笑道:“兰儿别闹,医女和大人正说着正经话呢,待会儿好了有什么再和医女大人说可好。”

兰儿欲言又止,十分纠结的咬着上唇。

“嗯?兰儿有什么话想说的?”没有妇女意料中的回答,子初看着小姑娘却笑眯眯地问。

妇女讶然,看子初没有怪她,就也闭口不言,只是用眼神示意兰儿不要乱说话。

兰儿心中挣扎了半晌,望着子初的笑脸,在瞄了一眼妇女,终于鼓起勇气道:“一个月前,我和小犊子在山上挖菜,碰上了庆爷爷家的阿炳和阿凤,当时他们在捉鸟,我瞧着好玩,便也想跟小犊子一起去,后来,后来,鸟儿捉到了一只,小犊子说是他捉到的,阿炳不依,就夺起来了,我和阿凤劝不住,小犊子急了,就不小心勾到了阿炳的弹弓,木头棍子弹起来砸在了犊子的脑袋上……”

兰儿越说越没底气,怯怯地瞅了瞅妇女,见她只是红着脸没有说话,才一口气说完了。虽然不知道到底和小犊子的病有没有关系,她还是据实以告,小犊子说不舒服也是那时候开始的,她不想小犊子挨打,就一直没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可是这会却忍不住了。

“这孩子,一直鸟儿都要争抢,往日真是白白教他了!”妇女抹着泪,忍了忍,憋住了心中的怒气,孩子变成了这样,如今她还哪里舍得下手打他出口骂他,说了两句就算揭过了。

兰儿垂着头,见妇女没有生气,这才舒了一口气,却也提着心望向子初。

子初眼眸闪烁,心中骤然有所明悟,被兰儿那么一说,本来还存在的疑虑霎时就解开了,不由笑了,道:“知错能改便是好孩子,因你告诉姐姐这件事,小犊子的病也很快就能好了。”

“真的?!”兰儿喜道。

妇女叹了叹,以为子初只是安慰兰儿。

“姐姐哪会骗你。”她笑说。

余君心有所想,就听子初说道:“我来为他施针。”

“真有把握?”余君用眼神示意她。

子初点头而笑,就从余君的药箱中取出了针灸针,再从被中拿出了小犊子细瘦如柴的手,在其四缝穴上施针而下……

待施针结束后,取了白布将淌出的甚多白粘液擦去,子初开了一剂处方,是由半夏、炙甘草、独活等十四种药材配成的升阳益胃汤。

“大人,这……”妇女又喜又疑地捧着子初开的处方,踌躇不定地道。拖了许久的病真的就能治好了?她到现在还是恍在梦中,对她来说,余君才是她的救命稻草,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医女,一下子还不能完全信服,这药,真的管用吗?

“大姐,这是我们惠民局最好的医女,是来自宫中太医院的,余某都甘拜下风。”余君看她信不过子初,解释道,丝毫不为此觉得失了脸面。

“宫……宫中!”妇女大惊,结巴了,面上也极为震动!宫廷医女,那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有生之年都见不到的人物啊!她原先竟还在对方面前表示质疑,这这……

子初没再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含笑道:“这只是第一诊,吃完这剂药应该便能见效,届时还要再复诊。”

“医女大人说能好,那定是能好的,民……民妇……民妇……”说到后面,她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对其自称,半天没了下文。

余君摊开小犊子的手掌看了看,脑中还在回荡子初方才为他施针时的动作,心头大动!

找穴奇准,施针奇快,且手法十分独特熟稔,那一瞬,他竟差点以为自己看到了传说中那些活了百年的大师!难道宫中的医女都如此厉害?心中如是想,面上却没有丝毫情绪的流露。

看好了这家,子初和余君两人再接着下一家的诊治,路上,余君依旧在前为她挡着寒风,没有回头,道:“先前子初医女就知道怎么治好小犊子了吧?”

他的声音低沉,在风中曲折迂回。

“算是吧。”子初笑道:“兰儿没说之前,我只是想知道病因,现在知道了病因,自然也可以确定他的病只是癔病性拒食症,病由心生,自是心中所想,可见其根本上并无大病,只是拖延至今才至身体虚弱气血亏损。”

她说的轻巧,但是余君知道,如若是一般人不知其病的,无从下手之间,孩子早晚都会被损耗精力至衰亡。

“癔病性啊。”余君重复了一遍,转而笑道:“子初医女虽为女子,却有如此本事,依我所见若是个男子,就是内医官也当得了。”

子初弯了弯眸子,只笑不说。

男子才能当内医官吗?谁又说女子不可以呢?

挨家挨户出诊下来,两人坐马车驶出关西城区的时候,天已经逐渐黑了。

咕噜噜的车轮声规律而响,正在闭目小憩的子初忽然眉心微蹙,睁开了眼,耳边好像回荡着隐约的嘈杂。

余君也发觉了外头的声响,撩开车帘看了一下,再回头对子初道:“没事,是杨家的人忙着请大夫,走得急,惊动了别人。”

“杨老爷?”

余君点头,这件事情现在基本上算是人尽皆知了,昨天周海辛和傅局使也被请去看诊的事情,余君和子初都知道,整个惠民局也就这么几个医员,余君又和周局使走的很近,意外之中听闻了更具体的情况也不稀奇。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夫被请到杨家看诊,很快又有新的消息传开,更有传言说周老妇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又过了三日,杨府内外就已经挂起了丧幡,即便大门紧闭,站在外头隐约可闻内里的仆妇们哭的撕心裂肺,传言便成了现实。

“哎,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有过路人听到宅院内传出来的嚎哭,顿时心生恻隐之心。

不时还有人驻足之后又摇头散开,临走时还对首先说话之人叹道:“关阳洲的大夫都请遍了,这都没法子啊,去了倒也干干净净,躺着又醒不过来,活受罪喔……”

“是啊是啊,拖着一家子掏钱又难受,去了还一了百了,苦痛也就一段时日,过阵子就好了。”

“……”

“真死了?”惠民局内,周海辛在惠民司里坐着,听到这个消息虽不意外,可神情却有些怪异。

说话的是一个小厮,是惠民局两个打扫庭院的仆人之一。就刚才,他给周海辛换了一杯热茶,多嘴说了两句,就见自家大人主动问话了,不免暗自嘀咕,局使大人不是也去看过杨老夫人的病么,照理来说也知道她的病情了,怎么还这么大惊小怪的。

“是啊大人,丧礼都筹备的差不多了,听说是今日一早人就去了。”小厮心里的想法自然不会当着周海辛表露出来,对方既然问起了,他也就恭然回答。

周海辛盯着桌案上的一本簿册出神,嘴唇动了动,什么也没说。

“大人?——”小厮小心地询问。

“没事了,你下去忙吧。”周海辛挥挥手,打断了对方要继续问的话。

小厮走后,他在“嘶”地齿缝间吸了一口气,再呢喃道:“怪啊,真是怪啊……”

只言怪病,谁说不出怪在哪里,但是人已去的事实就是如此,舆论都来不及继续发展,就临近了尾声。

很快周海辛就让人准备了一套衣,亲自要前往杨家吊唁。杨老爷在关阳洲的口碑一直不错,固然他已经告老退了官场,不再是尚书都事,可是在任期间为官清廉,受民众爱戴,同在一个地方,该有的礼却也不能少。

在另一处客栈里,同样参与过诊治的傅局使优哉游哉地吃着茶水,眯眼道:“得了这种怪病,早该死了,不是老夫无情,治不了的病,何须这般大费周章,老天垂怜,勉强还让他们拖了三天,可见寿数就是如此,啧!真是浪费那些白花花的银钱。”

“大人说的是。”王永应坐于他下方的位置,笑着点头应声。

“那姓周的就是不死心,本事没多少,尽把自己当个人物,不交人便罢,如这样装腔作势,老夫倒要看看,他能挺到几时。”傅局使嗤笑一声,把茶杯搁在了桌子上。

他们本来就不是关阳洲本地人,杨老夫人爱怎么死就怎么死,与他们无关。他们此行本来就是要和周局使谈条件,想要得到余君这个人,本来见对方有些犹豫,傅局使也自信满满,想着等几天得到他的答复,谁知道前几日,两人在见面,周海辛就一口拒绝了,连商量的余地不给,这可把傅局使气坏了。

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傅局使也是越想越气,索性等着三局一比那天,再看周局使的笑话。

吊唁的人越来越多,杨老爷穿白带麻,容色较几日之前看似又苍老了几岁。灵堂上一个大大的“奠”字,满目皆白,一口棺材还未封盖,横在灵堂上。

周海辛到了杨家,送上了吊唁礼,再看着原本还如常人般躺着不醒的杨老夫人,如今脸上覆着白布,看样子是彻底没了生机,直挺挺地躺在了棺材内,不免一阵唏嘘。

随周海辛一起前来的是余君,他面容温文尔雅,举止有度,杨家人对其也十分有礼。杨老爷的儿子面容悲恸,冲他点了点头,给他让了个身,就站到一旁。

余君回礼后,将花束置于杨老夫人的身上,就要撤回时,眼底有些异样。

最新小说: 绝对征服系统 大唐无双皇子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皇家娱乐指南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