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盘龙镯
二人转身向着外面走去。
“原来如此,那这么说父皇对于随行商队早就做好打算了?”李茗问道。
朱棣点头,“自然,毕竟今后的有关朝廷收入事情,自然早就做好打算了。”
“那茗儿可以向您要几个名额么?”
“茗儿是想要为你的樱花城创造机会。”
“茗儿可以找出最适合此项任务之人,他们绝对可以完美的完成父皇的嘱托。”
对于随行商队,李茗有着自己打算。在他看来,那些总是待在国内的官商可不是外出的首选。
“你指的是肖家的人?”
朱棣可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小儿子的,所以才会派遣天阶高手一直跟随其左右。为的就是保证他的安全,并时时回禀李茗的情况。
从那些暗侍的口中,朱棣了解李茗在杭州的所有经过。包括与肖家的关系。
“恩,肖家经商百余年,有着近乎完美的商业体系。在远洋贸易方面,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经验。所以没有什么人能够比他们合适。”
肖家作为沿海地区最大的商业巨头之一,海外贸易依然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之一。他们有着三支完整的商队,许多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船员,以及诸多稳定的外商。还有精通各种外族语商人。
因此李茗才会觉得应该没有什么人能够比他们更合适作为向导。
“既然茗儿开口了,那这个机会就让他们了。只不过朕要全部收益的七成。”
其实一开始朱棣的心里就跟明镜似的。他指定的那些商队虽然有很丰富的经商经验,但是他们并不是像肖家那样集团式组织,所以做到接触到的层面就根本不一样。
李茗原本眯着眼的眉头一挑,脸上挂着好看的微笑瞬间变味,他盯着朱棣,语气极为平静的道:“七成?父皇您是在说笑么~”
“呜~”朱棣瞬间就站直了身体,额头上冷汗直冒。他才想起来,在这个小儿子面前,绝不能提钱这个事情。更不能提让他亏钱的事情,这可是禁忌。而他刚才很显然已经触犯了这个禁忌。
“卧槽!这就黑化了?真他娘的是个财迷。一提到钱就这样,还让不让人活了~O__O“…呜呜呜~~”
感觉到李茗那越来越靠近自己脸庞的玉手,朱棣冷汗狂冒。
李茗抓着朱棣的衣袖,笑眯眯的问:“方才茗儿没有听清楚,父皇您说几成来着?”
“七~六~五~四~三~”朱棣下意识就将最原本的数字报出来,可是在某只正太的眼神威慑之下,他硬生生憋了回去,然后将那个数字一降再降。
最后,他终于忍受不了了,直接苦着脸对李茗哀求道:“茗儿,还是你自己来定吧~父皇听你的。”
听到这话,李茗收回了玉手,满意的点点头,“恩~最多四成,其余的钱茗儿还有用。”
朱棣泪流满面~总算能从这个铁公鸡儿子的手里拿到一笔钱了。虽然比预期的少了近一般,但是总比没有好。
“不过这钱茗儿回头会让人直接交给母后,父皇就不用操心了~”
“噗!”
朱棣吐血,那一刻,他只觉得心好累~只见他默默地捂着胸口走到了角落里,撑着墙壁,独自哀伤。那身影是那么落寞,就跟衰哥一样。
“请让我一个人待一会,我想静静。还有,不要问我谁是静静。”
————
二人在空空如也的国库里没有呆多久。大约只有一刻钟,他们就出来了。
皇家国库毕竟是皇家国库,即便是被搬空数次,剩余的宝物还是不少。这不,李茗就从剩余不多的宝物中挑出了一件非常喜欢的。那就是李茗左手所佩戴的一只镯子。
这是一个镯子,通体呈现银白色。上面雕刻有一只首尾相连的盘龙。看材质应该是合金参杂玄铁制成,极为坚固。就连朱棣贴身的神兵利刃都没法在上面留下丝毫痕迹。
要知道朱棣贴身佩剑乃是赤霄宝剑,神兵榜第十三位,名剑榜第三位。
更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手镯之中暗藏机关,从中可以抽出一个小铁环,铁环上固定有三丈长的金属丝。丝线极为锋利且坚韧,能轻易将寻常宝剑切断。
李茗试验过,拉好丝线,将一把侍卫配刀从半空坠落到上面。然后刀身就跟豆腐一样,没有发出丝毫声音就被那丝线拦腰截断。
宫中配刀要求严格,几乎都达到了优质品质的利器。在市面上最少价值百金,现在看来却跟凡铁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盘龙镯是李茗在第九个房间内发现的,这玩意儿就放在门口的架子上。但就是即便是这个房间内的所有东西都被搬空了,这个放镯子的锦盒却依然放在那里。盒子上还堆积了厚厚的灰尘。想来也是因为那些人不懂得使用,更不认识此物。否则他们就会是另外一种想法了。
盘龙镯,属于一位名叫龙游涯的武林高手。此人于五十年前出现武林,出道时实力平平,仅有黄阶大成。后来因为招惹一个江湖势力,其至亲被残害致死。
而后他疯狂修炼,用区区几年时间就从黄阶提升到了玄阶大成。武功有所成就之后他拜托神兵山庄特制了一件兵器——盘龙镯。
神兵山庄耗费整整一年方才造成。
之后龙游涯凭借这盘龙镯将他的那些仇家尽数击杀,甚至还越阶击杀了地阶大成的匪首。至此,龙游涯这个名字响彻武林,盘龙镯荣登神器榜。
不过后来龙游涯因为被仇家追杀而不知所踪,这盘龙镯也就不知去向。
如果不是李茗因为好奇而将其打开,否则就错过了这难得的宝物。这个在武林中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盘龙镯就要继续尘封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了。
至于为何这镯子会流落到皇宫,那就是另一番事故了。
得到了这个宝物,可以说又多了一件防身之物。就连李茗也没想到的是,这件宝物在日后会给他带来诸多方便。
又在回御书房的路上,李茗忽的想到了一些事情。
于是抬头问道:“父皇,其实茗儿一直很想问一个问题,不知父皇能否解答。”
朱棣微笑着,伸手抚摸着李茗的小脑袋。知子莫若父,他很清楚李茗在想什么。
这宫里的秘密李茗知道的已经有十之八*九,余下的一二基本都是只有皇帝才能知晓的。对于那种秘密,自己这个睿智的儿子才不会不知所谓的探究。但是对于那些父母亲人之间的秘密,想必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兴趣。
“茗儿是想问你允炆皇兄的事情吧~”
“恩~茗儿对他很好奇。可是没有人愿意告诉茗儿~”李茗点头。
朱允炆这个名字在宫里几乎是一个禁忌,几乎没有什么人愿意提及这个名字。没办法,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的皇上和过去的皇上虽然是叔侄,但是他们可是完全敌对的关系。
而且朱允炆他是失踪,而不是身死活着被监禁,这对他们这个朝廷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毕竟暗地里支持朱允炆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行~那父皇就跟你讲讲他吧!”
“恩~”
朱棣抬头望向远方,目光中充斥着不知名的深邃和怀恋。他的思绪似乎也顺着目光投射到了那当初的岁月。
“允炆这孩子温文尔雅书生气十足,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好思考的脾性。为人也宽厚、仁爱、腼腆,但身为皇室中人他却缺少最重要的雄心壮志与很辣果决。且不说和太祖相比,单单是我们这些叔父们都有不少能力在其之上的。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允炆的性格太温顺,而且受到儒家经典影响过深,因此他衷心向往实行的是那种虚幻的理想的仁政。这对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致命毒药……他太过听信儒生之言论,在法度上做出了一些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较大的变革,最终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听着这如同说书一样的诉说,李茗也大致明白了他那从未谋面的皇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生在帝王家,又是嫡子长孙。注定成为帝王,生来就有圣贤的善良的贤德,更有治国之才。但却唯独没有身为帝王的政治谋略与心理,等待他的终究是灭亡。
“哎~允炆皇兄是一个相才,一个出色的相才。若不是生在帝王家,又是长孙嫡子,他绝对会是一个好丞相,也是一个好学士。”
李茗不禁摇头感叹,“可惜呀!”
延伸: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