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周兴嗣,必须说说周姓来源。周姓在全国姓氏排行榜上位列第九,来源有二:
商朝后期,周太王传位于小儿子季历,季历传位于儿子周文王姬昌。文王死后,次子周武王姬发联合诸侯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到周幽王十一年(前771)时,因戎人暴乱,周幽王被杀,其子周平王迁都于洛邑,史称东周。
周平王封儿子姬烈于汝坟(在今河南平舆县境内)。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姬烈封地传到了姬邕,东周被秦所灭,姬邕的封国也被灭,姬姓由贵族降为平民。可是姬邕家族,仍被当地人称作‘周家’,姬邕索姓也以‘周’为姓,以示纪念,以示不忘本,并代代相传。平舆县境古时属汝南,所以这支周姓源自汝南,出自周朝姬姓,以王朝为姓。
姬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同母弟,后世尊称为周公,周公旦。武王死后,成王年幼,无法治理国家,周公旦代行摄政,被封于鲁国。因需要留辅助成王,就由其长子伯禽前去封国就任。鲁公爵位由伯禽后人继承;而周公爵位则有其次子后人继承,均称周公。周庄王时,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周庄王而立王子克,事情败露被杀。其后代就以他的爵位名称为姓,称周氏,也出自周朝姬姓,源自陕西渭河平原。
两支周姓均为周文王后代,只不过出自周公黑肩的周姓要比出自姬邕的周姓早四百四十多年。后人常把河南、陕西看作是两大发祥中心,在当地形成望族。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后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的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其中一支迁移到山东一带。汉代的郡国制,又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
汉宣帝时,山东齐地有个周堪,字少卿,任大鸿胪译官令、太子少傅。甘露三年(前51),周堪与萧望之,刘向,韦玄成等于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黄龙元年(前49)宣帝病重,周堪与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共同受诏辅政,拜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元帝即位,周堪与萧望之,刘更生(刘向),金敞四人同心辅政。
周堪与萧望之数次向元帝推荐名儒茂才,元帝令会稽郡人郑朋和大司农史李宫待诏于金马门(学士待诏处),因郑朋行为不正,周堪只推荐李宫为黄门郎。郑朋由此生怨,与宦官弘恭、石显勾结,上书元帝,污蔑周堪、刘更生与萧望之等人结成朋党,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请“谒者至召廷尉”。元帝不知“谒者至召廷尉”为下狱之意,于是批准奏请。待知情后令其出狱,将周堪,刘向免为庶人,而郑朋为黄门郎。
初元二年(前47),萧望之因再次遭弘恭、石显等人谮毁而自杀。元帝悔恨不已,于是擢周堪为光禄勋,对其大加信任。弘恭、石显等人于是愈憎恨,与许章、史高等人数谮周堪之过。元帝信任周堪,但又恐众臣之口,于是左迁周堪为河东太守。
之后,弘恭、石显等人专权日甚,三年后,元帝下诏,言周堪资质淑茂,道术通明,论议正直,有忧国之心,拜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领尚书事。此时尚书任事五人皆为石显之党,大小事情皆由石显裁决。周堪身患喑疾,不能开口说话气急而卒。
周堪后人不知何时迁居项县。晋代有个周凝,世居陈郡项县,永嘉南渡时迁徙到江南姑孰(今安徽当涂)居住,曾任西府参军、宜都太守等职。周凝就是周兴嗣的曾祖父。
周兴嗣(469—521),世居姑孰。祖籍陈郡项县,具体家住项县何地,今已无考。现在沈丘人仅凭周兴嗣《答吴均诗》开头两句“明灯照暗室,边韶对赵台”,就说他是沈丘县赵古台人,未免有些牵强。其实这里的“台”字被篡改了,原诗是个“壹”字。赵壹,东汉辞赋家,生活在汉灵帝在位之时,曾任汉阳郡(即天水郡)上计吏,汉阳郡正是西北边关。周兴嗣这样写,是说吴均与赵壹一样怀才不遇。
据赵古台村民说,明万历年间有个赵姓驸马在此居住,此前叫什么村名已不知晓。赵驸马死后葬在村边一个古高台上,村子遂名赵古台。可见周兴嗣那时候根本就没有赵古台这个村名,怎能说他就是赵古台人呢?可是,沈丘人偏偏要把“壹”字改为“台”字,煞有介事的说周兴嗣是赵古台人,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了,不是个天大的笑话吗?
周兴嗣幼年家贫,但聪明好学。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历史学家吴均曾作诗《赠周兴嗣诗》云:“孺子贱而贫,且非席上珍。惟安莱芜甑,兼慕林宗巾。百年逢缱绻,千里遇殷勤。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周兴嗣的家境。
周兴嗣十三岁开始游学京师(建康,即今南京),曾在姑苏(今江苏苏州)一家旅店住宿,夜里听见有人对他说:“你才学盖世,不久就会结识到尊贵的大臣,最后被圣明的君主重用。”可是一直到声音消失,他也没能听出说话人在哪。十几年后,周兴嗣精通了各种纪事文章的写法。可惜在南朝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里,先辈的名声早已烟消云散,贫贱之人难遇英主,尽管你才学惊世骇俗,却仍然无人赏识。
隆昌年(494)中,齐侍中谢朏任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谢朏厌恶与士人交往,却喜欢和周兴嗣在一块谈论文史。谢朏任职期满,向朝廷极力推荐周兴嗣的才学。本州举荐秀才出任公职,周兴嗣于是被推举为桂阳(今湖南省桂阳县)郡丞(郡守的副职)。
萧衍代齐建梁,周兴嗣上奏《休平赋》,文章非常优美,受到萧衍重视,聘用他任“安成王国”侍郎,在梁都华林园当值。是年,河南献来一匹会随着音乐跳舞的马,萧衍命周兴嗣与待诏张率等人作赋歌颂。赋成,萧衍评定周兴嗣的最好,升周兴嗣为员外散骑侍郎。
天监七年(508),萧衍用南京城内自己在三桥的旧居,改建为光宅寺,命周兴嗣与陆倕各写一篇寺碑碑文。碑文完成后,梁武帝只使用了周兴嗣的作品。自此以后,著名的《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以及《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等,梁武帝都只要周兴嗣一人去完成。每成一篇,都会受到梁武帝的称赞和财物赏赐。九年(510),任新安郡丞,任满后,重任员外散骑侍郎,协助编撰国史。十二年(513),升任给事中,继续为皇室撰写文稿。
周兴嗣的双手常年患有风疽(湿疹)病,升任“给事中”后,又染上了疬疾,这是一种不好医治的流行疫病,结果左眼失明。梁武帝萧衍抚摸着他的手,感叹地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当场又亲笔抄写了一份专治风疽病的秘方,赐给周兴嗣。可见梁武帝对周兴嗣何等爱惜。与萧衍同为“竟陵八友”中人、时任萧衍记室(相当于秘书长)的任昉,也很喜爱周兴嗣的才华,经常对别人说:“周兴嗣如果没病,十天内就能当上御史中丞。”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周兴嗣病故。
周兴嗣撰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专著百余卷,文集十卷,皆未能传世。保存至今的唯有《千字文》一篇,但流传却最广、最久远。关于《千字文》的编撰,还留下一个极为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呢。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一生戎马倥偬,但始终未忘读书,他深知那些“生于宫廷之中,长于妇从之手,未尝知忧知惧”的皇子们的确是愚的恶的多,而贤的善的少。为了巩固梁朝江山,他希望自己的兄弟子侄,能够在他统治的太平年代成为饱学之士,成为继他而起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便让他们读书。然而《尚书》、《左传》、《论语》等对于初学者来说,程度较深,实为不便,没有一本合适的启蒙读物。为此,梁武帝令大臣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每个字一张纸,供皇子们学书用。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杂乱无章,不好记忆,收效甚微。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个字编成一篇通畅而又有韵味的文章岂不更妙。特召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周兴嗣接受诏令后,立即返回家中,闭上房门,不许任何人打扰。将这一千个字摊在桌上,摆在地上,逐字揣摩,反复吟诵,一夜未成。直到天刚放晓,才豁然开朗,终于将这一千个不同的字,连缀成一篇内容丰富的韵文——《千字文》!周兴嗣用了整整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由于用脑过度,累得鬓发皆白。编好进呈梁武帝,梁武帝和满朝大臣对他一夜白了发无不惊叹,争相传阅《千字文》这篇文章,读后纷纷称奇。《梁史》对此事有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梁武帝读后,龙颜大悦,兴奋不已,拍案叫绝。立即命令送去坊间刻印,作为“诸王”的习诵课本,并刊诸于世,为初学者入门教本。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将他提拔为佐撰国史。
《千字文》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农工、园艺、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及封建纲常礼教等各个方面,共二百五十句。每四字一句,两组一韵,四句一组,前后贯通,互不重复,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通篇用韵,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读起来朗朗上口。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面广泛,其最大优点又在于融知识性、可读性和教化性为一炉,诵读一遍即感到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成为集识字、书法和思想内容为一体的启蒙读物,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问世最早、流传最久、影响最大、最成功的蒙学教材。
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我国人民最基础的启蒙读物。它在“三、百、千”中是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既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千字文》也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王羲之七世孙,隋代高僧智永和尚,在云门寺练书三十年,书写真草《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因求书者众多,以至住处门槛几次被踏穿,遂包以铁皮,人称“铁门槛”。其一生用笔无数,废笔盈积成筐,堆迭成丘,特撰写铭文,随同埋入土中,名为“退笔冢”。其所书真草《千字文》,乃王家嫡传,影响深远。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人的书法《千字文》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也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