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书院 > 都市言情 > 项城乡村岁月 > 56.郭草楼与郭姓与顿南先生

56.郭草楼与郭姓与顿南先生(1 / 1)

永丰集北八里半,谷河上八里直河拐向东南处,古时有个埠口。洪武元年(1368),山西洪洞县移民郭庆来埠口南面定居,成村后因紧靠埠口,遂名郭埠口,今名郭大庄。

说起郭姓,有个插曲。郭姓的“郭”,原来写作“虢”,为什么“虢”字后来写成了“郭”字呢?“虢”又从何而来?这要追溯到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的年代。

周文王姬昌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姬仲,一个叫姬叔,他们不但在文王主政时期就是重要卿士,周室的权臣,而且也都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叔叔。在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这两个叔叔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功劳很大。灭商后,周武王分封功臣和亲属为诸侯,功臣和先贤后裔的封国不说,武王兄弟之国则多为侯爵和伯爵,姬姓同姓之国只是子爵,而姬仲和姬叔却都是公爵,为何他们两个地位这么高!因为他们两个即是功臣又是长辈!

姬仲的封国为西虢,史称宗虢,位于今宝鸡市东南,是宗周(指周朝国都丰镐)的西大门,史称姬仲为虢仲、西虢公。姬叔的封国是东虢,史称成虢,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国内有制邑,后来叫做虎牢关,是成周(东都洛邑,今洛阳)的东大门,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小儿子段曾向兄长郑庄公要求得到制这个地方,郑庄公以“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制止了段,可见东虢地势之险要。史称姬叔为虢叔、东虢公。

从字义上来说,“虢”字左边的爪和寸就是两只手,右边是虎,合起来就是双手搏(或持械击)虎的意思。周武王把两个叔父的封国冠以虢名,意思就是让他们统领六师征伐不臣、捍卫周室的安全,把这两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分别分封给他们,对他们是极其信任的。后世的虢君亦多任王室卿士等要职,常统领六师南征北讨,地位也非常高。但是到了西周末年,虢国的势力渐渐衰落,名为公爵,实为一般小国。

西周末年,幽王无道,周王室屡屡遭受戎族的侵扰,一些位居西垂的封国,为逃避戎族的祸乱,纷纷谋求东迁。郑桓公姬友(郑国第一任国君,厉王少子,宣王异母弟,幽王之叔父)当时在朝中担任司徒,为此事非常担忧,曾向太史伯问计,太史伯说虢郐是个好地方,虢郐之君贪财好利,百姓不附,你可以到那里寄居。郑桓公也就把他的财产和子女寄存在东虢国。后三年(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戎杀幽王于骊山戏下,桓公一同遇害。

前767年,周平王东迁,郑桓公之子郑武公护送出了大力,也就趁机夺取了东虢国的地盘,建立新的郑国,都今河南新郑,完成了郑桓公的心愿。郑武公此举不占道义,但他却振振有词的说,这是因为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平王赏赐给他的。周平王需要郑武公的支持,不得不顺水推舟认可了,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

周平王的这个作法明显有欺负小国的意思,结果引起了诸侯的不满,楚国借口平王无故灭虢,率兵一直打到东周都城洛阳附近,其实楚国是有意扩张国土。平王害怕了,不得不将虢叔的裔孙姬序封在阳曲(今山西平陆一带,在黄河北岸)作为补救,史称北虢,仍封公爵,称虢公(虢通郭,当时也称郭公)。公元前655年北虢被晋国灭掉。

西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随周平王向东迁移,建都上阳(今河南省三门峡与陕县东南),与北虢隔河相望,史称南虢,仍封公爵。公元前655年也被晋国灭亡。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所灭。

这五个虢国先后灭亡了,其子孙后代都以原国名为姓,就是虢氏。古代“虢”与“郭”字异音同,可以通用,于是虢氏便转为郭氏。这就是郭姓的来历。

郭姓最初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隋唐宋元时期,郭姓虽遍布大江南北,仍以河南、山西、陕西最著。郭埠口之郭姓来自山西,并非是空穴来风。

来祖郭庆定居郭埠口以后,后代子孙人丁兴旺,渐渐向周围分居,比如郭小庄、郭腰庄、郭楼、****楼、郭尚庄、四所楼、郭新庄、市区郭庄、孙店郭庄、李寨郭庄、新桥郭西头等村,均为郭庆后代子孙所建村庄。散居其他各村的还不在内。

散居各村的有一支迁居到本镇刘埠口。刘埠口这个地方好啊,位于永丰镇和丁集镇交界地带谷河南岸,得风得水,渔耕两便,系刘姓于宣德元年(1426)从南顿刘店迁此而建的村庄,因村址靠近谷河埠口,遂取名刘埠口。毕竟刘姓在村里是大户,郭姓是小户,郭姓怕受欺负,到了郭殿这一辈再次搬迁,搬到了九棘沟南面韩草楼。

韩草楼位于九棘沟大直角河湾的西起点,和刘埠口一样,也是得风得水,渔耕两便,因该村原为韩姓居住,建有草顶楼,故名韩草楼。郭殿搬迁至此,时间在顺治十六年(1659),村名依旧。之所以搬迁于此,据说郭殿五行缺水,所以要迁居到水边,还因为韩姓人口不多,少受欺负。后来韩姓衰落,村名才改为郭草楼。

切莫轻看这个河湾,也莫轻看这个郭草楼,也许真的占住了风水,确实是个出人才的好地方。广为人知的清光绪进士郭书堂,民国河南省参议长、潢川行署专员郭景岱皆出生于此村,秀才庠生更不待说。这些不说,更早的时候,村里就出了一个人物,此人名叫郭鹤龄。下面就说说郭鹤龄的事情。

郭鹤龄大约生活在乾嘉年间,具体时间不详。其名、字、号都很有讲究。鹤龄,古有鹤寿延年的说法,据说仙鹤非常长寿,所以他以“羽仙”为字,又因郭草楼位于南顿之南,南顿自古以来就很有名气,所以他以“顿南”为号。

郭鹤龄,是郭殿的曾孙,七岁有幸入塾读书。然而郭鹤龄又很不幸,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鹤龄虽然年幼,却很懂事,对于丧父的哀痛,并不比成年人差多少。母亲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悲痛欲绝,直要随夫而去,小鹤龄劝慰母亲:“父亲虽然不幸故去,可您还没享上福呢,孩儿一定好好读书,将来做了官,好好的奉养您老人家。”母亲因此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小鹤龄一边读书,一边精心奉养母亲,孝顺承欢。

有次母亲病了,病得很重,请了不少大夫诊治,始终不见好转。郭鹤龄心急如焚,遂诚恳的焚香向上天祈祷:“老天开开眼吧,只要让母亲病好,我情愿以身代母!”没想到母亲的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亲邻都说:“这是鹤龄的孝心感动了上天。”

后来母亲去世,鹤龄上有兄长,他说:“长兄如父。”因此对兄长恭谨得如同对待父亲一样。兄弟几人的子女十几个,兄长治家本领不强,自己在外教书顾不上家务,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在一起生活多有不便,不得不异爨析产。析产时,他把肥沃的土地让给哥哥,自己只要荒瘠的土地;家里原来所欠外债,全部自己承担偿还。哥哥去世,他对侄子们的抚养,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人们称赞他,孝悌郭鹤龄。

鹤龄读书求务求精熟,凡是四书、五经中有争议有歧义的地方,他从不轻易放过,也从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多方考证推敲,因此得出新奇的见解,都是先儒没有提出的观点。时人说:这绝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精当准确。他写文章不追求辞藻华丽,而是在清新雅正中蕴有一种奇特之气。同乡前辈进士樊执中,对他极其器重。

功夫不负有心人,乾隆癸卯年(1783)郭鹤龄乡试中举,成为族中荣耀。然而以后三次会试,屡试不中,他有些生气了,发誓再不参加会试,便在家乡设馆授徒。他教育学生,强调以敦睦人伦、培养人品为先;他讲经课艺,全凭一颗至诚之心。遇到贫穷的学子,他不但不收学费,还给以生活补贴,千方百计助其学有所成。周邻如沈丘、淮阳、商水、汝南、上蔡各县有名的士子,多出自他的门下。

清代为了给多次会试不中的举人以出路,实行考试挑选,名曰大挑,一等授予知县,二等授予教职。嘉庆甲戌年(1814),郭鹤龄被选任为浚县教谕,在当时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临行前,他到父母墓前拜祭,告知泉下父母自己的进步,向父母发誓要廉政尽职。每月初一、十五,他还到当地的学馆里讲学,和他以前在家乡办学一样。他革除了以往当地举办春、秋祭孔大典时的各种弊端,重新修整了孔圣人殿中的学舍,祭孔用的礼乐器具,也都焕然一新。浚县县令杨公很赏识他的人品,聘请他主持希贤书院,教授一百多名学生。

近邻滑县有土匪作乱,余党未能全部歼灭,继续为害乡里。上司命令浚县知县查办肃清,杨知县担心差事不好办,就请郭鹤龄帮他筹划清查方略。郭鹤龄直言告诉杨县令:应攻心为上,采取“因正人引正人,由正人别匪人”的办法。杨县令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匪人再无处隐藏,人民不再受到侵扰。杨县令非常感激,让他出面宣讲朝廷的旨意,增讲了两条律例,惑于****的人,一时都安定了下来。

清查匪徒余党事宜一过,郭鹤龄因为年事已高,感到力不从心,便告老还乡。浚县士民无法挽留,特制了锦帛为他饯行,竞相与他唱和赠答。这些唱和诗,他后来编辑成卷,名《黎阳泳归集》。文人好古,黎阳为浚县古称。

郭鹤龄回到家乡,致力于创办义学,跟从他读书的人越来越多。陈州知府姚元之(字伯昂)亲笔题写“教泽宏敷”予以表彰。日常,他按照“吾日三省吾身”严格要求自己,唯恐有内疚的地方。卧床不起时,还口占几首诗责备自己。他活了八十四岁。淮阳智君赠给他的诗有一句是:“知非尚友蘧君子,好学遐师卫武公。”是对他为人的确切评价。

郭鹤龄主持编修的族谱,条例详备,可为世人效法,所定家规十条是:“敬祖宗,正伦理;笃思谊,息争讼;务正业,守勤俭;教读书,重庆吊;尊古礼,慎丧葬。”

他的长子郭原,极度聪明,六岁丧母,就已经能读祭文了,十五岁的时候精通五经,讲授理学有条有理,郭鹤龄对他充满希望,可惜儿子快要结婚的时候,突然染病去世。郭鹤龄很伤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哀悼儿子。次子名叫郭川,是个秀才(庠生)。

郭鹤龄著有《易经集解》、《梦觉一得录》,他的族孙郭书堂任刑部主事时带到了京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两部书都在战乱中散失了。

最新小说: [综英美]攻略之后 李氏 重生大唐天下李庆安 O装B后撞上了少将的易感期 贺先生,宠妻要趁早 小班纳特“先生” 穿成四个大佬的白月光 明末钢铁大亨 凌安的鬼夫大人 绝品护花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