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贾岭镇有个村子叫大江嘴,听说过吗?村里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可能会说,没听说过啊,项城地图上没有这个村庄啊?如果问村里或附近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则能说出个道道来。大江嘴究竟是那个村啊?先不忙说这些。
大江嘴,这个名字好奇怪。项城是内陆县市,沙河、谷河、汾河、泥河几条比较大的水道都称为河,没有叫做“江”的,这村子和“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叫大江嘴?
贾岭、三店、李寨三镇交界处有个清静坡,方圆二十多公里大。这里地势低洼,蛤蟆尿泡尿都能发水。坡中有一条小河——月牙河,因河身弯了几弯,湾湾形似新月,人们便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月牙河。大江嘴这个村名和月牙河有关。
月牙河上游分两支,一支叫幸福河(据说是项羽刘邦划地为界的鸿沟,也是楚河汉界里的楚河),一支叫位黄沟。月牙河东南至阎小庄西注入小泥河,小泥河向东至新桥镇刘营村北注入泥河,泥河向东至沈丘县老城镇晏庄注入汾泉河,汾泉河向东经安徽省临泉至阜阳城北注入沙颍河,沙颍河至正阳关注入淮河,淮河向东至江苏注入洪泽湖。下游经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而不叫淮河了。大江嘴这个村名和小泥河也有关。
传说,春秋时期,小泥河河宽水深,势如大江,向下一直可以通到吴国境内。于是吴国利用自然水道,把小泥河作为运粮河。吴国人把沿海一带产的大米运到中原卖掉,再把中原产的小麦、高粱运到吴国销售,来回运输既可以调剂生活,也可赚取利润,更重要的是能把内地产的小麦、高粱作为他们的军粮,充实国力。同时,小泥河还起到加强沿海与中原文化交流的作用。项地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所以有吴头楚尾之称。
贾岭古时候叫金鸡岭,流传下来一个“金顶轿换银顶轿,马丫环换五香女”的传说,说的是吴、楚两国曾经联姻,吴国把宗室女子嫁给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为妻。大奸臣费无极途径金鸡岭掉了包,把五香女抬进平王宫,把马丫环嫁给太子建,结果引来一场抛天大祸。据说费无极去吴国接回五香女,就是通过水路走的小泥河这条道。这个故事顶不住推敲,五香女不是吴国人,而是秦国人。但吴国和中原能相互沟通却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为何说古时候小泥河势如大江呢?单从顺治十六年及宣统三年《项城县志》记载清静坡的“坡中净坡万余顷,每逢秋潦,坡水至春不干,波光如镜,凫鹭群集,声喧数里,渔舟晚唱,断岸荒堤”,就可以看得出来,但那还只是平常的景象。
月牙河上游地势很高,旧社会官府兴修水利不力,河道经常淤塞,排水极为不畅。夏秋每逢下暴雨,月牙河上游幸福河、位黄沟流域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田地的积水,由幸福河、位黄沟顺势而下,先倾泻到清静坡,再从月牙河注入小泥河,那么多的水流单单依靠小泥河这一条水道排向大海,根本排放不及,说它“势如大江”绝不是夸张。清静坡也就形成了一面水势浩大的季节大湖,水深数尺,水中鱼虾滋生,野鸟成群,水面可以行船。
只是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大力兴修水利,河道疏通了,排水通畅了,这一景象再也看不到了,只有在顺治十六年及宣统三年《项城县志》里,还留下一些文字记载。
至于说清静坡为什么地势低洼,形成原因是什么,缺乏资料记载,想弄明白需要地理专家去分析。而民间倒是有两个传说很神奇。一个传说说,清静坡原来是蔡国都城,蔡厉侯将宫殿建在一个老鳖精身上。老鳖精向蔡厉侯讨说公道,以每年七月初一食用一对童男童女为要挟,蔡厉侯居然答应了老鳖精。当地百姓痛恨蔡厉侯,更痛恨老鳖精,准备先铲除掉老鳖精,再找蔡厉侯算账。由于计划不周,铲除老鳖精时乱中出错,老鳖精只是受了伤,驮着蔡国都城跑到汝南去了,地层空了,蔡国都城陷入地下,变成了大湖。
一个传说说,小伙子龙北海与清净府府官的女儿兰香相爱,大管家暗中打兰香的主意。大管家搬弄是非,向府官说龙北海与兰香姑娘做了见不得人的丑事,府官轻信大总管的话,把兰香关进囚室,把龙北海打得皮开肉绽,并准备杀了他。大管家计谋得逞,准备强抢兰香姑娘成亲,兰香姑娘自尽了。龙北海是北海龙王的儿子,逃出清静府,搬来虾兵蟹将,水淹了清静府。府官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悔自己做错了事,自杀了。龙北海怒不可遏,引来霹雷火电和瓢泼大雨,淹死大管家,把清静府陷入地下,成了大湖。
解放后,因兴修水利,昔日的季节性大湖开垦成为万亩良田,秋潦成湖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期间,县里在这里设了个农场,称为五七园林场,大概是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取的名吧。可是群众叫清静坡叫习惯了,把这个园林场叫做清静坡农场。
好,说完了这里的地理地形,我们再说说大江嘴儿这个地名和村名。
清顺治二年(1645)以前,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一省,统称为江南省,顺治二年以后才分为安徽、江苏两省,所以过去豫东人习惯把安徽地界叫江南地。两省的名字都带有个“江”字,月牙河向下能通到安徽和江苏,这样就和“江”联系起来了,并且还能和大海沟通起来,名气不小了。古时候小泥河势如大江,月牙河注入小泥河后的那个地方,也就是大江的发源地,叫做“大江嘴”是不稀奇的。
项城话习惯把一些词语读成儿化韵,“大江嘴”如果儿化就应该读作“大江嘴儿”。在项城话里面,嘴儿就是通道的端口,比如烟袋嘴儿。“大江嘴儿”,就是大江的端口。秦岭、淮河是中国气候、水文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多称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多称河,其实按流量,淮河是可以称“江”的,甚至要比江南的一些江大得多。况且小泥河又势如大江,这样说来,月牙河、小泥河,以及月牙河注入小泥河的端口或入河口,都能和“大江”联系上了。其端口叫做“大江嘴儿”就顺理成章了。
月牙河注入小泥河的端口,古时当地人就把它叫做“大江嘴儿”,只是在书写的时候才写作“大江嘴”。宣统三年《项城县志》的官方记载里,还标注为“大江嘴”。
大江嘴儿,古时候只是月牙河入小泥河的端口。那么,大江嘴儿作为村名究竟指的是哪个村呢?告诉你吧,就是小泥河入河口处的阎小庄,位于贾岭西3.3公里处。
清乾隆年间,阎氏从今三张店乡龙王庙迁此定居,成村后就以“大江嘴儿”作村名。小泥河南岸有阎董庄、阎老寨、阎坡楼、路阎庄,都住有阎姓居民,都是大村子,“大江嘴儿”这个村子相比较就小得多了,有人不叫它为大江嘴儿,而是叫做阎小庄。
解放后,小泥河势如大江的情景和大江嘴儿这个村名已经成了历史的记忆,村民又想和南边几个村子的阎姓叙为本家,才将村名改为阎小庄。大江嘴儿这个地名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