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淦对于金山城的进攻一直没有停止,凭借着自己与生俱来的认真劲,杨淦像是个永远不知疲倦的战士,誓要将金山城夺回。而此时,北方军已经整军完毕,十万大军已经横渡孝吉江,从北方军的属地跨境而来。
其实北方军早已经有所准备,先前郭正老将军病重的消息刚刚传出去,北方军就已经准备率军攻打金山城,只是碍于李善文和江达已经整军准备进攻金山城,北方军不愿意与同样对抗朝廷的元明军为敌,才暂且休整待命。
可今时不同往日,元明军接纳了郑化,等于是侵占了北方军的地盘,如今的北方军,已经具备充分的理由和元明军开战,更何况元明军现在还是占据着金山城,这个北方军早就想夺得的城池。
北方军十万人马,由祝亚统领,一路不顾风雨兼程,快马加鞭朝着金山城来了。而这并没有完,北方军在让祝亚率军进攻金山城的同时,也已经整军二十万,准备从孝吉江度过,元明军的另一侧,攻打吉江城。
孙魁得知北方军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就赶忙派人传命给赵元明,请求支援,赵元明在得到消息之时,已经与北方军祝亚交上了手,实在没有功夫大军前往,于是赵元明传命驻守在灵峰城的林文正率军三万前往吉江城,任命林文正为吉江城守军大将,并下达了死命令,让林文正一定守住吉江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孙魁在接到赵元明的回复之后,仰天一声长叹。
林文正,在某种意义上和孙魁是属于一类人,那就是他们都是赵元明最初从陈德兴身边离开时,带走的十二个人之一,但是这个林文正,从跟随赵元明开始,除了吃喝玩乐,没有做过一件正经事,孙魁在得知赵元明派的是林文正前来守城,不禁开始哀叹起来。
可是人,总有别人不知道的那一面。
吉江城的事情暂且不论,我们还要先说说金山城这边的战况。
杨淦率着自己的几万家底,对金山城夜以继日地进行围攻,直打的江达都觉得杨淦这个人是个疯子,十天打下来,杨淦的人马折损过半,可是杨淦却一点儿也没有退兵的意思。
赵元明站在金山城上,也不禁感叹,杨淦是个好将军,得此一人,可安心受命于他。
可是杨淦再怎么样努力,也终究是无济于事,毕竟实力摆在这里,就好像我们打架一样,没有武林高手,没有武术奇才的情况下,三个人打五个人,本就胜算不大,更何况元明军是守军一方,就好比三个人打五个拿着兵器的人,再怎么说,元明军也觉得杨淦不构成什么威胁。
所以元明军只是守着城池,然后和杨淦一天又一天的打下去。
杨淦,是个死脑筋,要不是他的属下将士集体抗命,杨淦怕是打到只剩一兵一卒,也要和这金山城死磕到底。
在杨淦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攻下金山城,回报朝廷,回报他所忠心的皇帝。
可是事情不是单纯靠忠心可以解决的,朝廷派杨淦来打,没有增兵的情况下,怎么能那么轻易打下金山城。
更何况,杨淦的对手,可远不止金山城的元明军。
很快,杨淦就遇到了他真正的对手,那就是祝亚。
祝亚率军十万,停在了金山城二十里的地方,而杨淦此时,正安营扎寨在金山城外五里的地方,每天跟元明军打个没完。
祝亚很快看清了形势,如今自己的目标是金山城,而以现在的情形而言,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跟杨淦合伙一同攻打金山城,或者先打完杨淦再打金山城。
祝亚是个聪明人,他做出的选择,是第一种。
祝亚很快就派出了信使前去和杨淦和谈,希望可以跟杨淦联手,一同攻占金山城。
杨淦倒是没上祝亚的当,他知道祝亚这次来的阵势,肯定是要拿下金山城,甚至还有可能再继续攻打临龙城,所以他选择拒绝祝亚,而且很果断地拒绝了。
杨淦的果断,体现在了他对信使的态度上,他杀了祝亚派来的信使。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斩了来使,那就是撕破脸了。
而杨淦在斩了祝亚的信使之后,做出了他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决定,那就是集结剩余的两万人马,最后一次强攻金山城,赶在祝亚行动之前,占领金山城。
杨淦的想法,真的有些异想天开了。
两万人马,打目前还至少有五万兵力的元明军,这攻城方略,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可杨淦不觉得,他觉得只要自己坚持,就一定可以胜利。
可是杨淦的想法,不代表他的将士们也有这样的想法,在杨淦决定全员冒死攻城之后,他的将士们开始爆发了,他们认为杨淦是立功心切,没把他们的性命当回事儿。
就这样,杨淦迎来了他从军以来第一次的大规模反抗,这些已经为他拼尽全力的将士们,选择了违抗他的军令。
军令如山,违令者斩,这是古往今来的传统。
可是杨淦的将士们,还是违抗了杨淦的军令。
他们不是怕死,绝对不是。这些人都是踏着同葬崖的几万尸体过来的,背井离乡,为国征战,从来都是他们的只想所在,哪怕战死沙场,他们也觉得对得起父母家人,可是,这情况确实不是应该有的状况。
将士为保家卫国,可以不惜性命,那是对于未知的信仰,不能不争取就轻言放弃。
可是现在的杨淦,下达的这个命令,就等于是让这些人白白去送死。
送死,也是要有价值时候才做的事情。
所以杨淦的将士们选择抗命,保全性命,不做无谓的牺牲。
留得青山在,才可能有柴烧。
杨淦站在他的将士们面前,用极其坚定的语气做着战前动员,将士,应该为国家而死,才算是死得其所。可是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可是这一次,再没有士兵齐声助威。
他们都知道,身后就有祝亚的十万大军,他们不能就这样白白战死。
最终,杨淦还是妥协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军令的意义,不是那样死板,不是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会义无反顾。
是啊,战士也是人啊!
杨淦带着他的将士们,再次穿过同葬崖,朝着临龙城归去,这些日子以来的战争,让临龙城的这些将士们,尝尽了太多的磨难。
而就在杨淦撤离之后,属于元明军的真正危难,才开始慢慢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