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芳远的吩咐,金南轩和都明举二人坐在床边的两把椅子上,然后偷眼打量着李芳远。
此刻的李芳远拥着薄被,上身半坐,靠在枕头上,虽然脸色苍白,可目光依然犀利,他扫了二人一眼,略微咳嗽了一声,道:“外面情况怎么样了?”
“回王上,”金南轩抢先道:“刚才王上昏倒时,末将等人已经封锁了消息,外面并无异常,另外末将也派人命尚州军沿锦江布防,同时也将清州的情况通知了忠州的郭将军,让其提防明军北上。”
“哦,”李芳远听了后,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点点头:“南轩,你这次处理的非常好!孤很满意,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金南轩看了看李芳远的脸色,又用眼角扫了一眼身旁的都明举,然后他咬了咬牙,拱手抱拳道:“王上,末将以为此刻北上汉京,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为清州丢失已成定局,末将以为数天内就会有消息传来。瞿能占领清州后,不会停下脚步,一定会继续进攻忠州和尚州。”
“在这个时候,如果仍然按照原计划抽调忠州、尚州的精锐北上汉京,以明军的精锐程度来看,忠州、尚州很可能会在短期内失守,而这两州一旦失守,瞿能必然会知道王上的行踪,如果瞿能派骑兵回援,最多三天就会赶到汉京城下,或者说他直接派六百里加急警告汉京,时间还会更短。如果那时候王上攻下汉京倒还好,如果没有,大军顿兵于坚城之下,进退维谷,后果很难预料。”
“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我军攻下汉城,但忠州、尚州还是会失守,而庆州也支持不了多久。”
“而一旦得知汉京失守,盛庸、瞿能、明国水师、开京、明国乐浪府的军队,就会合围汉京,以我军的实力,汉京,是守不住的!”
“因此,末将以为,北上夺取汉京的计划已不可行,即使成功也意义不大!”
金南轩分析的时候,李芳远没有插言,只不过在都明举的眼中,李芳远的脸色似乎更加苍白了,等金南轩说完,李芳远用手轻轻按了按额头,思考了一会儿,又转向了都明举,道:“都老将军,你认为呢?”
都明举听出了李芳远声音中的希冀,知道李芳远仍然想要北上,但都明举却犹豫了,本来极力主张恢复汉京的他,在清州的失败面前,有些不知所措,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是金南轩的分析很有道理,另外,金南轩的话也让都明举发觉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他仔细回想了一下,最后打定了主意:“王上,如今情况有变,清州失守,明军已经沿海岸连成一线,其兵力应该在十万以上,而忠州、尚州两州军队战力太差,无力牵制瞿能,所以老臣以为,北上汉京已经不可行!”
听到都明举的话,金南轩低下头,双手紧紧攥着拳头,努力遏制着自己的怒意,这个都明举,竟然,竟然......
其实都明举也知道自己的理由只是托词,从目前来看,自庆州北上汉京,这个战略存在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己方军队与明军战力相差太远,但是都明举不能承认这一点,只能从其他方面找原因了,而清州的速败给了他足够的理由。而且他也不怕金南轩反驳,原因很简单,如果金南轩不同意,那么都明举就可以建议金南轩南下,收复清州,金南轩只要不傻,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当看到金南轩沉默不语,都明举心中有些得意,不过他的本意并不在此,他不愿意北上汉京,其实是受到金南轩的提醒,明军不是傻瓜,他们有那么多的兵力,为什么汉京的人数会那么少?乐浪府到底什么情况?那里明军会不会南下?或者说,是不是已经南下了?现在都没有人知道。
见到金南轩、都明举都在反对北上,李芳远的脸色骤然变得惨白,呼吸变得急促,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最后无力的靠在枕头上,闭上了眼睛。
“王上,王上,您怎么样了?”
见到李芳远如此神态,二人都有些紧张,连忙起身问候,却见李芳远摆了摆手,让他们不要说话。
良久,李芳远睁开眼睛,涩声道:“难道我们朝鲜就没有希望了吗?”
李芳远此言一出,房间的二人如遭雷殛,金南轩、都明举瞬间觉得手脚麻木,脸色也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惨白,王上您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我们还有希望吗?
......
对于朝鲜的事情,朱允炆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他只负责制定目标,盛庸等人负责制定方略,说明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进度,方略经过军机处、兵部核审过后,朱允炆再下诏,命令各个部门提供配合即可。
朝鲜这种小国,其实是没有能力打持久战的,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与大明相差甚远,其实到目前为止,朝廷的支出尚不及平定朱棣叛乱时的一半,朱允炆最担心的是西北的帖木儿,但到了五月,平安送来了准确消息,帖木儿确实死了,其孙子皮尔继位为王。
皮尔和朱允炆类似,他虽然是帖木儿的正统继承人,却面临着几位叔叔的尖锐挑战,所以他改变了帖木儿的国策,与明朝交好,也许他认为同样处境的明皇会与他成为知心人吧!所以继送回傅安等人后,他又向明朝派出了庞大的使团,建文七年五月中旬,抵达了嘉峪关,但平安没有让他们入关,而是飞报京师,请朱允炆定夺。
而此刻的朱允炆却离开了京师,带领嫔妃和百官来到了江北的浦口城,他要为两京铁路的开工铺下第一根枕木。
当然,朱允炆的铺枕木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向国人表示其修建铁路的决心,让所有的官吏、百姓明白,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朱允炆相信国人很快会发现铁路的优势,到那时候,铁路的修建就不需要他来督促了。
针对两京铁路,朱允炆并没有采用全部官办的模式,而是采取了股份制,其中朝廷占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内务府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剩余的百分之二十股份则由商人认购。
当然不出意料,这些商人的股份大部分由勋贵、外戚买走,比如皇后马慧的马家、魏国公徐家、淑妃白芳蕊的白家、颖国公傅家、长兴侯耿家等等,而这些家族的身后,其实还有许多小股东,都是这些家族的附庸,当然这些人购买两京铁路的股票,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拉近和皇帝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朱允炆也不反对,和这些人拉近关系,对朱允炆来说,并没有坏处。
为了促进股票转让的透明性,朱允炆还在京师设立了股票交易所,最初的的席位有二十家,都是两京铁路的股东,最开始这些股票只能在股东内部转让,朱允炆打算以后逐步引入更多的商人,但现在无论是勋贵还是商人,目前都没有太把交易所当一回事。
......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皇帝朱允炆和太子朱文奎、锦衣卫指挥使刘铁一起抬着一根枕木,慢慢走向预定的位置。
对于朱允炆来说,枕木并不重,但对于九岁的朱文奎来说,枕木就太重了,为了防止他意外受伤,锦衣卫指挥使刘铁担任主力,朱文奎只做做样子,而这件事情的象征意义,其实不言而喻。
当枕木落下后,朱允炆将朱文奎拉到身边,然后朝刘铁一挥手,刘铁立刻举旗,一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彩旗飞舞,众人欢呼雷动,朱允炆也随着众人一起鼓掌,心中快慰万分。
这些年来,朱允炆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为什么穿越客只要有机会,都会努力去改变世界,其实原因并不仅仅是古代落后,而是因为古代的仪式,对穿越客来说没有感觉,今天的仪式是朱允炆前世设计的,他前世没有机会站在众人的中央,这次总算有机会了,所以其兴奋感是无以伦比的!
鞭炮燃放完之后,在众人的注视中,朱允炆摆了摆手,锦衣卫拉开附近一块巨石的罩布,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浦口车站”,这四个字苍劲有力,一副龙腾虎跃之相,正是当今陛下朱允炆手书。
待众人欢呼完毕,朱允炆拿过鼓槌,走到早已摆放好的皮鼓旁边,举起鼓槌,大声道:“朕宣布,两京铁路,自今日起,开工!”
朱允炆话音刚落,负责喊话的大嗓门锦衣卫立刻高喊:“陛下有令,两京铁路,自今日起,开工!”
“.......开工!”
当锦衣卫喊话时,朱允炆挥动鼓槌,用力的敲了一下面前的皮鼓。
“咚!”“咚!”“咚!咚!咚!”
四周的鼓声随之响起。
......
仪式结束后,朱允炆还看望了负责筑路的卫所士兵,以及筑路的总工程师詹宗望,鼓励他们不畏艰险,攻克难关,早日将两京铁路修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