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 1)

<>自曹操受荀彧之荐,将郭嘉收于麾下之后,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看着在烛火映照下翻着书的郭嘉,便总想问他一个问题。

人说乱世多英雄,自董卓之乱始起,天下才人辈出,为什么他在离开袁绍以后选择追随一无所有的他呢?

这问题在曹操心中纠缠得太久了,连带着的,他还想问问郭嘉,相处了这么久,他究竟是如何看待他这个人的,是不是也同其他人一样,觉得他诡谲狡诈,觉得他心狠手辣。

在遇见郭嘉以前,他从未像现在一样在乎过任何一人对他的看法,也不愿意屈服于任何人。但自从有了郭嘉以后,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犯错之后竟然会和他承认自己的错误,谋士们给他提的意见他总是要再和他讨论一番,甚至有时议事时在荀彧他们那里受了委屈,他也要回到营帐里,和他发上一顿脾气,然后听他安慰自己。

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在他每次想问郭嘉那些问题却又忍住之后,他总是这样的询问自己。

他一心想求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也曾经有过无数次的机会可以向郭嘉求证,却没想到最终他只能将它们悉数埋进心底,再也无法和人提起。

为什么?

因为让他考虑这些问题的人,在他终于决定只要平定辽东就要和他问个清楚的时候,因水土不服又历经舟车劳顿,意外病逝。

郭嘉死了,没有像答应过他的一样和他一起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等他回来的路上。

像他这种半生征战于沙场的人,鲜血与死亡是他最习惯的场景。他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想要得到这些他需要付出什么,所以他从不为死亡悲痛,也从不为胜利骄纵。他自以为自他父亲死后就再不会有人可以左右他的一切是了,可当手下来报,说郭嘉病死途中的时候,他忽然觉得自己整颗心好像被活生生挖走了一样,很疼,却又觉得平常。

他恨死了这样把死亡当作寻常之事的自己,他想痛哭,想哀嚎,想第一时间回到他的身边再去看他一眼,甚至想告知天下他也有想随他一死的心思。

可他什么都做不到。

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曹操了,现在的他,肩上背负着的是数十万人的性命,还有汉室延续下去的希望,他要如何再像不谙世事、做事全凭一腔热血的少年一样,再为他去做这些事呢?

他难过,他孤独,他无助,他好像疯了一样。可厚葬郭嘉之后,他还要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该哭的时候要哭,该笑的时候要笑。

他还得,好好活着。

定辽东,平乌桓,斗刘备,征孙权。少了郭嘉以后,他的身边依旧不缺为他出谋划策的人,而他做的每一件事,仍然足以撼动史册。

一切好像都没有任何改变,可他知道,在别人都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变了。

没了郭嘉从中调衡,他越来越喜欢随着自己的心意做事,越来越不愿意听那些人的“指手画脚”,也再不愿意毫无条件的去信任一个人。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不好,他也尝到过因为不听劝告而失败的滋味。赤壁之战以后败走华容道的时候有多惨他一直都记得,但他就是做不到去听那些人的意见。他努力了,他真的努力了,可每次与他们议事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全是深夜里被烛火拉长的那个郭嘉的影子,他看着他,就再也听不进去任何人说的事情。

但他没有忘记他们共同的理想,所以他还在努力,还在坚持。尽管再多的荣誉都填不满他空虚的灵魂,他仍旧马不停蹄地以自己的方式,兴复汉室。

世人都觉得他是狼子野心,既已取得这样的胜利,那终有一天他会不顾一切地坐上皇帝的位置,一统江山。他也确实有无数次的机会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而且以他的能力,坐拥天下,终结战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他没有。

他也有想过这个问题,甚至为此还和荀彧大吵了一架。他以为这么多年了荀彧应该是十分了解自己的,可他看着荀彧眼里那隐隐约约藏着的光亮时,他就知道那些不过是他自以为的而已。到底这世上除了郭嘉之外就再没人懂他了,只是可惜的是,这世上也再不会有郭嘉了。

后来荀彧也走了,他看着自己家里的娇妻美妾,看着他为了太子之位互相争斗的儿子,突然感觉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想他曹操戎马一生,年少时风光无限,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到头来,竟是这样一番场景。

果然是英雄迟暮了吗?

但或许,更多的是报应吧。

杀了那么多人,尽管为的是一统天下,再无战争。可那终究还是杀人啊,那是他的罪孽,他总是要偿还的。如果真因如此要他孤独的死去的话,他也是可以安然接受的。

反正在后人眼中,他已经注定是那个逆贼奸臣的代表了。

反正无论他再做什么,都不会抹杀掉他凶狠残暴、狡诈多疑的事实了。

反正郭嘉也不会再回来了。

那么,还有什么所谓呢。

生与死,爱与恨,荣誉与耻辱,都不过如此罢了。

只是他还欠他一句对不起,有机会的话,便来世再还吧。

那句我想你,来世,也一定要光明正大的说给他听。

以后再也,不想在梦里说与他听了。<>

最新小说: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岂言不相思 望眼欲穿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天价萌妻 我自地狱来 势不可挡 都市医仙 重生之心动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