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书院 > 武侠修真 > 道德仙缘 > 第二十四章审阴阳

第二十四章审阴阳(1 / 1)

静夜无人,唯有两鬼月下对酌。

忽然,前方大门处,有一道身影转出。

月华之下,那身影周身似笼罩一层轻烟薄纱。

二鬼吏都是肃然起立。

凡人看不得,他们却是看得分明。

这是一名坤道,而且道行不浅,身心清净,自内生出光明。

这必须是修养得非常好才能有的性光。

虽然仅仅只能罩住自身,但已经非常难得,即便是鬼神也要敬礼此人。

因这人乃有道之士,奉道而有德。

待到凑近了看,就见这名女冠衣着简谱,浑身上下不见珠玉,亦无妆容,只以素面示人,给人一种干干净净的感觉。

“劳烦二位久等了。”

鱼玄机微微欠身行礼。

“不敢,道长请。”

黄粱二鬼吏忙回了一礼。

鱼玄机就问着:

“贵人已经应允此事,只不知二位所拿何人,所犯何罪……若是不便回应,至少也该指出身份。”

“我二人专司职邪淫之罪,对一干犯重大邪淫者,寻拿罪证,上秉判官。”

“此时园中正有二人,身犯邪***死三命,该当削去禄命,损未来福,为警示世人,故此不待其身死,现世便予以报应,特此前来锁拿生魂入阴司。”

“那二人名姓,一为秦观涛,一为闵微幸,都是秀才。”

“另有不堪受辱民女三人,已先行带入地下,等候审判。”

“还有一时三刻,我等还可等得,若是道长有甚准备,还能有些余裕……若待我等锁拿生魂,此二人便当即死去,非得等到受审完毕,才能复生。”

黄鬼吏很客气地称呼鱼玄机为道长。

却不敢称“道姑”。

实则“道姑”是贬称,无论男女,修道之人都当称“道长”或“道爷”。

鱼玄机拂尘一摆,右手掐诀,平举于胸,随后默诵片刻。

自上而下,如水幕般的光,浮现在空中。

接着从中分开,让开一个凡人肉眼所不能见的道路。

“二位,请。”

女道侧身退开两步。

二鬼吏点点头,接着各自化一阵微风,飘然而去。

未过不久,二人便先后奔出,足不沾地,手中链锁各自套中一人。

待到二鬼吏奔出,鱼玄机再度掐诀念咒,水幕徐徐合拢,隐入虚空不见。

拢在袖中左手上,一方寸许大小方圆小印,白光敛去。

……

冥土,灰蒙蒙的阴云,浓稠得好似墨水一般,遮蔽天际。

一处光明笼罩的大殿中,数十名鬼卒侍立,前后五六名鬼吏来回奔波,传递、审批、复核公文。

苏浅雨坐在自家位上,执朱笔阅览公文。

桌案上,左手处,堆积有半人厚公文。

另一边,还有鬼吏咏小车运送公文,数目更在数倍以上。

“饥荒年间,此人家有余粮千斤,却不愿分与恩人半两,恩将仇报,饿死恩人家中二人,有罪,当入地狱。”

“先去刀山受刑,次转通枪地狱。”

公文与阳世相似,多是纸张,少有丝帛。

每一份公文入手,都能见到本地城隍土地印章,后面附录有种种罪证,以及本地日夜游神并其余阴司各处的印章。

苏浅雨只是拿到公文,心中自然就能知真伪。

阴司公文,并无伪造一说。

所有印鉴,都蕴含神力,更似乎别有一种道韵,独一无二。

至于量刑判罚,更是无需思考。

执笔在手,笔下自然而然给出合适的判决。

正如之前那些鬼神所说,阴司判决,并无有定法,或者说厚厚的冥律,一切都是依据众生业力给出判决。

该下什么狱,受什么刑,刑期多久……根本不需要翻阅冥律,看到罪状,心中自然浮现答案……就好似沟通了冥冥之中的意志,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判完之后,再一一去看,竟无一错漏。

“难怪说阴司实无冥律,原来如此。”

苏浅雨心中恍然大悟。

阴司的“冥律”,就是因果规则。

一切判决都依据众生业力而论,赏善罚恶,不外如是。

细细总结下来,也能编纂出一部“冥律”,但那是给凡人看的。

阴司各殿审判善恶,却不再需要这般繁琐,直接沟通因果规则,业力招感,该受何报,都清楚明白。

冥律就是因果业力,这种无形的规律。

人死之后,万般不能带走,唯有这业力,如影随形。

善恶业力,凡人不能见,而鬼神能见。

纤毫善恶,皆悉知悉见。

以是之故,阴司并无冤假错案。

“这人身上都有黄黑红白等光华,生前作恶为善所感业力,都一目了然,怎么可能瞒得过去?”

“再者,鬼神能见凡人所不能见,视之于无形,听之于无声,人世间种种思想行为,鬼神都能悉知悉见,记录无疑,抵赖是赖不掉的。”

一口气批阅数百份公文候,苏浅雨稍稍休憩了下。

左右诸神都在伏案而坐,下笔如飞。

有鬼吏将阅毕文书收拾整理,送去殿中一处。

随侍的鬼卒,偶尔带上一二罪魂,跪在殿上。

此时,便有一两位鬼神,问询细节,允其陈情,或诉说冤孽,或自称无辜,或企图脱免罪孽……

大凡能到此处的,都是罪业较轻,且新死不久的,甚至有些干脆就是阳寿未尽的生魂……

很多都是还有救的,够的上下地狱的罪魂实在不多。

“如何,这阴司判官,不好做吧?”

身侧一陈姓判官停笔笑问道:

“道友如今可算是见到了,这阴司也没甚神秘之处。”

“一时新鲜,过后就觉得无趣。”

“大善大恶,也不入此殿,这里只收罪孽较轻,或是阳寿未尽的生人与那亡人有纠葛事……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陈判官叹道:

“也是因为这事很无趣,我们都期盼着能再世为人。”

苏浅雨问道:

“阴司不好吗?做神不比做人好?”

正说话间,苏浅雨注意到自家桌前不知何时有人送了一盏凉茶。

揭开盖子,就着凉水喝了几口,苦涩难言,末了茶水入喉时又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茶香。

“道友有所不知,这阴世实不如阳世。”

“阳世有日月,阴世则无;阳世景物甚多,阴世风貌却大有不如。”

“这些则罢了,余在此历任六十年,不曾见阎罗,也不曾见帝君并一干上神。”

陈判官对他大诉苦水:

“你有所不知啊,道友。”

“阴世是广大无边的,类似我等这边阴司,也不知有多少处。”

“每日无非是审理些罪鬼,这些最贵狡辩抵赖者极多,少有不赖的,更有那受迫害而死的,往往纠缠不休,更是麻烦。”

“每日劳烦这些,时日久了,难免厌倦。”

苏浅雨又有疑惑,问道:

“为何不曾见大修行人来此?”

陈判官摇头道:

“阴司所辖,皆业中人,多是庸碌且无大善大恶者,大修行人自有去处。”

“或是立等天界,不由冥府经过,或是冥册无名,无可审判也。”

“若是升天稍缓,尚须由冥府经过者,纵使我等冥官,也当避位迎之;其魄渐行渐高,如登云梯,及近庭案,则高齐屋脊矣。”

“若是这等辈人,点名一到,随登天界,亦是无可拘束。”

苏浅雨再问:

“阴司为何要我等生人暂摄冥官?用阳世人履行冥差?”

“因富贵中人,福分甚大,其宅邸常有众神守护,其左右随侍给使之人,又多有年盛气壮,阳气旺盛者,寻常鬼役不能近其病榻。”

“譬如军营,武将病死营中四周警卫森严,枪炮如林,营中士兵多是少年,气血阳刚,如入蒸笼,鬼役不能近前。”

“如是种种,须得用生魂之,方能到案。”

原来如此……难怪有生人走无常。

转念,苏浅雨又问:

“鬼有消灭吗?”

“有!”

“余所见之故鬼,远至千年,再往久远处,绝不会有。”

“盖因年代久远,鬼形早已消灭,魂入别道,鬼道仅六道其一(鬼形亦是鬼身,此身亦有寿限)。”

“除非成仙成佛,不能脱此轮回。”

“不过鬼形与病殁死时相同,不因年月变得苍老。”

说到这里,陈判官来了兴致:

“阴世许多地方与阳世相似但大体上不如阳世。”

“阴世亦有买卖,阳世人所烧纸钱,可以在阴世买卖菜蔬,购物饮食。”

“亦有街市商店,与阳世小店等同,却无有大商场大店铺之类,不如阳世繁华。”

“鬼物饱餐一顿,可以数日不食,却不必一日三餐。”

“阳世人供养鬼神之饮食,鬼神非真食用,仅仅闻其气,摄其气以用。”

“若是夏日之时,两碗饮食,一碗供奉,一碗不供,则供奉鬼神之食物,必先腐败,由此可知鬼神已摄用其气。”

“……不过阴世饮食用度,还是不及阳世华美。”

“与阳世相同,阴世也有卧具床榻,却无睡眠,仅仅瞑目休息,等同水面,不必睡足七八时辰。”

“阴世亦有昼夜,只是没有日月星辰,常年阴云密布,不及阳世明朗”

“亦有四季,只是夏日不及阳世之热,冬季却更加严寒。”

“……总之,阴世亦有婚姻嫁娶之事,有生育之事,亦有饮食习惯,一一类似阳世,总体而言,都大不如阳世。”

“阳世较之阴世,胜出许多,各种差别,一一说来,说上三日三夜也是说之不尽……大略来说,做人比做鬼好,生在阳世比住在阴世好。”

“我有一比喻,如将阳世比喻盛世王朝,那阴世便是偏远之地,穷苦山坳,种种不繁华处,恶劣处,瘴气多生,地处恶劣。”

“因而,鬼道实不如人道多矣。”

陈判官说到这里,叹道:

“我等冥官,投胎为人,较之寻常鬼物为易,然而即便如此,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得到机会。”

“人少而鬼多,不敷分配,且需所投之家,与鬼原有因缘,方得前往……生前交友广阔者,相识者众,投胎自然容易,若是生前少与人交往,则机缘难凑,沉沦鬼趣,需得等候有缘者才能受生。”

“人身得来不易,世人不知,以为轻易,殊不知为一名额不知前世等了多久。”

“阴世诸鬼甚苦,较之阳世贫人也有所不如,所以鬼物都想为人,余身为冥官,虽不难过,但亦想生为人身。”

“世人不知,人身何其难求!”

最新小说: 天龙八部 仙剑神曲 非凡人生 仙家有田 我可以爆修为 始皇大寿,送长生不老药一份 酸梅 我杨过誓不断臂 西游:第四天灾横推三界 混沌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