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好孩子 >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国好学生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国好学生(1 / 1)

“就是这样,那陈到匹夫应该是奉了陶贼的命令,近身后才单独向玠转达陶贼的要求,说是丞相只要答应他陶贼的一个条件,那么无论是要他陶贼退兵,还是要陶贼与丞相缔盟抗袁,都可以坐下来商量。但具体是什么条件,陶贼却没有向陈到匹夫交代,只是让陈到带话说,他陶贼最想要的东西,丞相你知道,荀彧、荀攸、郭嘉和程昱几位先生也知道,只是丞相舍不得给,所以才一直在装聋作哑。”

听完了毛玠带来的陈到原话,曹老大是面露苦笑,被陶副主任点名的荀彧叔侄、郭痨病和程黑心也是神情无奈,或苦笑,或摇头,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满是好奇的等了许久不见曹老大吭声,毛玠不由更是疑惑,忍不住小心问道:“丞相,陶贼到底是想要什么条件?请天子移驾徐州吗?”

“当然不是。”郭嘉咳嗽着替曹老大回答,又反问道:“孝先先生难道就没有想过?陶贼这时候请天子移驾徐州,对他而言有什么作用?除了会替我军转移袁绍的怒火,能为他带去什么实质上的利益?”

“陶贼当然不是要天子。”荀彧也脸色阴郁的说道:“袁绍与我军翻脸交恶,天子移驾许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陶贼这时候逼着天子移驾徐州,除了惹火烧身以外,没有任何的作用。”

“那陶贼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条件?”毛玠彻底糊涂了。

“陶贼想要吾与袁绍开战。”曹老大终于开口,面无表情的说道:“只要吾与袁绍交战,彻底形成水火之势,陶贼立即就会从吾的南线退兵,在关键时刻也会出手帮吾一把,这点吾确实是早就知道。”

“我们已经与袁绍开战了啊?”毛玠更是惊讶。

“只是宣战,还没有真正动手,更没有彻底撕破脸皮。”曹老大的黑脸神情更是难看,郁郁不欢的说道:“吾虽命曹仁屯兵官渡,命于禁屯兵守延津,命刘延守东郡,袁绍也命颜良屯兵黎阳,与我军隔河对峙,但始终都没有交战,还有和解的希望,所以陶贼才不敢随便从南线退兵,更不敢与我军直接缔盟抗袁,怕的就是袁绍迁怒于他,掉转矛头去攻他的徐州,更怕我军与袁绍缔盟,联手侵犯于他,只有我军与袁绍全面开战,陶贼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他想做的事。”

毛玠恍然大悟,开始在肚子里大骂陶贼歼诈,曹老大却又哼道:“这个歼贼的算盘倒是打得比谁都好,吾与袁绍全面开战后,他就立于了不败之地,袁绍想打他集中不了全力,吾有求于他只能对他低声下气,他躲在南线进可攻退可守,坐山观虎斗,愿意打谁就打谁,中原大战吾与袁绍打,胜负成败却由他来决定,如意算盘那是打得啪啪啪的响啊。”

“既如此,丞相何不再次尝试向袁绍求和?”毛玠建议道:“主公与袁绍乃总角之好,一度情同手足,与袁绍缔盟讨贼的时间也远比陶贼为长,近年来与袁绍交恶也是因为陶贼居中挑唆,主公何不派遣一名能言之士携带重礼北上,善言求和,未必就不能说服袁绍退兵,只要暂时稳住了袁绍,我军又何惧陶贼之有?”

“吾也不只一次考虑过向袁绍求和,但不行。”曹老大断然摇头,解释道:“我军与袁绍逐渐交恶,其中固然有陶贼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但矛盾的关键还是我军与袁绍的利益冲突,袁绍灭了公孙瓒后贪图中原土地城池,迟早要南下并吞中原,乃至并吞这个天下,吾军不仅首当其冲,而且还与邺城紧邻,袁绍若不攻灭我军,不仅无法南下,且后方腹地也时刻受到我军威胁,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求和很难成功,就算侥幸成功,为时也必不长久。”

毛玠无奈的闭上了嘴巴,那边荀彧则迟疑着说道:“丞相,既然陶贼已经提出了条件,那我军何不偶尔也向陶贼做出些许让步,答应陶贼开出的条件?毕竟我军如果被袁绍攻灭,对陶贼而言也是有害无益,以陶贼之歼诈油滑,至少不会突然往我们背后捅一刀,我军也可以安心独力对抗袁绍,不必象现在这样,随时都得担心后方起火。”

“文若先生言之有理。”郭嘉这次又做了一次陶副主任的恩公,附和道:“陶贼这番北上攻打兖州,期间严格约束士卒禁止滥开杀戮,显然是在留下后路,且陶贼派遣臧霸入驻泰山,对青州也是虎视耽耽,与我军利益相同,我军与之缔盟虽然吃亏,但胜在放心,起码不用担心陶贼临阵倒戈,忽然又倒向袁绍一方。”

曹老大有些动心,眼珠子乱转着紧张盘算,不想程昱却有些不同意见,站出来反对道:“不可,袁绍虽大,但兵多而不整,内部矛盾重重,纵有百万也不足为虑。而陶贼虽小,却胜在兵精粮多,潜力巨大,内部矛盾不多,军力整齐,陶贼本人更是诡计多端,歼猾过人,向袁绍求和不过是韩信暂受胯下之辱,与陶贼缔盟却是与虎谋皮,揣蛇入怀,迟早必受其害,望丞相慎之。”

“这么说来,仲德先生是赞同向袁绍求和了?”曹老大沉吟着问道。

“不错。”程昱坦然点头,又道:“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绝非丞相对手,向之低头求和不过暂受胯下之辱,丞相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再忍几年又算得上什么?”

“攸也赞同暂时向袁绍低头。”荀攸站出来和叔叔唱反调,还从心理角度分析道:“对袁绍而言,我军与陶贼的战事越是况有没有准备。”阿异担心的说道。

“事不宜迟,贤弟你尽快与陶使君的细作联系,把这个消息送到昌邑。”司马朗低声吩咐道:“请陶使君做好准备,布置应对之策,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吃了大亏。”

“消息当然要送,不过要想布置应对之策恐怕来不及了。”阿异摇头,迟疑着说道:“现在兖州已然全境戒严,许昌通往昌邑的道路更是被严密监视,消息很难传递,曹贼前番派刘岱、王忠虚打他的旗号出征,我们的消息就没能及时送抵陶使君面前,这次想要把消息送到陶使君面前,恐怕只会更加困难……。”

迟疑着说到这里,被杨长史亲手调教过的阿异忽然心中一动,忙向司马朗低声问道:“兄长,你刚才说曹贼要明天早上才决定使者人选,难道说,曹贼到现在还没有确定到冀州求和的人选?”

“没有。”司马朗摇头,低声介绍道:“听了程昱和荀攸的毒计后,曹贼并没有立即下定决心,所以就没有讨论使者人选。”

“有办法了。”阿异大喜,忙低声说道:“到了明天早上,曹贼如果与众人商议使者人选,兄长你可以举荐……,不,举荐孔丘后人孔融为使,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副之。若能成功,曹贼求和必然反受其害!继而招来滔天大祸!”

“反受其害?继而招来滔天大祸?什么意思?”司马朗算是被小歼微滑的好弟弟给弄糊涂了。

“因为孔融与杨修有一位好朋友,肯定能帮上我们和陶使君的大忙。”阿异歼笑说道:“小弟求学于许昌各名士门下,知道孔融与杨修前几天结识了一位共同的知交好友,平时里气味相投,形影不离,情同手足,他们那位好友现在又没有官职在身,孔融和杨修都有意将他引入仕途,曹贼若派他们二人为使,他们必然要携带这名好友同行…………。”

歼笑完了,杨长史的好学生阿异又赶紧附到了司马朗的耳边,低声细细的交代起来。

……………………司马朗这个机要秘书当得还算称职,最起码对曹老大的心思摸得颇透,到了第二天上午,曹老大召集一干谋士议事时,果然宣布自己已经决定向大袁三公求和,那怕交出汉献帝也无所谓——只要能腾出手来拔掉陶副主任这条阴险毒蛇的毒牙!

听到了曹老大的这个决定,在一旁侍侯笔墨的司马朗当然是脸色微变,荀攸和程黑心也当然是喜形于色,荀彧和郭嘉虽然沉默不语,却也没有提出反对,毛玠和满宠等谋士则连连点头,都同意曹老大暂时向韩信学习。见众人都没有反对意见,曹老大便又问道:“何人可为使者?诸公可有自告奋勇者?”

没有人吭声,包括是几次代表曹老大出使冀州的满宠都没有吭声——交出汉献帝向大袁三公求和这口黑锅可不是那么好背的。见此情景,司马朗乘机说道:“丞相,袁本初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孤芳自赏,自视极高,如此大事只派寻常使者前去交涉,只怕袁本初会觉得丞相诚意不够,误了大事。某斗胆提议,丞相应当在许昌名士之中,挑选名动天下之人前往说之,方可成功。”

“伯达言之有理。”曹老大点头,又灵机一动,主动说道:“遣孔文举(孔融)去冀州求和如何?孔文举乃孔丘之后,才名满天下,前番袁绍檄文送抵许昌时,孔文举还曾劝过吾遣使求和,如今派遣他去,想来他不会拒绝。”

“丞相所言极是,孔文举堪当此任。”怕背黑锅的满宠和荀攸等人一起称善,参与过青州战事的程昱还又补充道:“孔文举最恨陶贼,遣他前往冀州求和,还可以在袁绍面前历树陶贼之恶,说服袁绍与我军罢兵,容许我军出兵南下,讨伐陶贼罪行。”

曹老大鼓掌大笑,司马朗则乘机又说道:“丞相,应该再派一名副手,某举荐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同往,杨德祖虽然年轻,但才华出众,机敏过人,能言善道连孔文举都甘拜下风,且杨彪父子又与袁绍沾亲,遣他为使,也容易与袁绍亲近。”

“伯达之言,正合吾意。”还没有来得及吃过一合酥与写过门太阔的曹老大鼓掌大笑,还赶紧吩咐道:“速去传孔文举与杨德祖来见,吾要当面对他们交代机宜。”

还别说,曹老大麾下的几个心腹谋士都怕背黑锅扛骂名,不敢代表曹老大到冀州求和,可是孔融和杨修却不怕,听完曹老大交代的差使后,相反还有点暗暗欢喜,认为自己们出头露脸兼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所以孔融和杨修不仅一口答应,还乘机向曹老大举荐道:“丞相,某等愿共举一人同行,此人才学,胜过某等十倍,有他随我等北赴冀州,定然马到成功,说服袁绍罢兵言和。”

“二位先生举荐何人?”曹老大好奇问道。

“平原郡名士,祢衡祢正平。”孔融微笑答道。

“正平先生何时到的许昌,吾为何不知?”爱才如命的曹老大大喜问道。

“半个月前到的许昌。”孔融答道:“某在北海时就与祢正平相识,结为知己,多次寄书才将他召到许昌,本欲将他举荐到朝中听用,奈何一直没有机会。”

“正平先生才名,吾也早已如雷贯耳,如此贤名隐士,吾当亲自召见。”

曹老大更是大喜,正要下令召见祢衡时,得到过好弟弟指点的司马朗则插嘴说道:“丞相,请容朗斗胆提醒一句,丞相今曰要到城外视察军屯春耕,典农中郎将枣祗将军也已经做好了迎接丞相视察的准备,出发时间已经快到了。”

考虑到已经和陶副主任翻脸,与徐州的粮食贸易断绝,饱受粮荒困扰还养着被董老大一党联手糟蹋得不成模样的关中地区的曹老大倒也不敢轻视春耕大事,很快就改口说道:“机缘不巧,看来正平先生只能是以后再召见了,二公可先携正平先生北上冀州,协助办理求和事宜,待到大事成功,吾再召见正平先生,赐予官职。”

“谢丞相。”一心想把好基友拉进官场的孔融和杨修抱拳道谢,又一起悄悄的瞪了司马朗一眼,暗骂司马朗多嘴,误了自己好友的前途。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温柔坠落 绝对征服系统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大唐无双皇子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皇家娱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