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书院 > 其他类型 > 谢玉渊孙兰花 > 第五百八十二章 欲立新后

第五百八十二章 欲立新后(1 / 1)

玉渊听罢,唏嘘不己。

曹明刚却道:“成王败寇,怨不得天,怨不得地,这就是命。”

方兆阳跟着道:“如今我们要操心的,不是先皇后,而是新后。王爷,说句斗胆的话,这新后一旦立下,可就没您什么事了!”

曹明刚:“兆阳这话说得对,不能立,立不得!”

本来他们已经打算的很好,只要老皇帝病重,以安亲王如今的实力控制京机并非难事,就算牌匾后藏着的诏书里是晋王的名字,也有办法改了去。

一废一兵一卒,堂而皇之的登得大位,顺利交接,天下太平。

然而,一旦立后,令贵妃就成了皇后,晋王就成了嫡子,这可不是改改诏书的事情,这就是逼着安亲王兵临城下了。

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将来史书工趣÷阁,终会记载着安亲王杀弟登位。

这时,张虚怀嘴里发出一声冷哼:“老子不明白一点,既然他一门心思想为晋王铺路,为何要钱要粮的时候,却想到了暮之,偏心也不能偏得这么厉害。”

“师傅,那是因为人心本来就是偏的!”

玉渊说到这里,顿了顿道:“李锦夜在他眼中,终究有异心!”

曹明刚听到这里,突然起身,一撩衣袍,在一旁跪了下来:“王爷,不能有妇人之仁!”

方兆阳也跟着跪下:“王爷,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李锦夜沉默了一会,笑了笑,道:“你们打算让我怎么做?杀父,还是弑弟?”

地上两人猛的抬起头。

李锦夜摆摆手,示意两人起来,“还远远不到这一步,等陆皇后的丧事办了,过几日我把这些日子我扣下来的奏章一齐送到龙案上,只怕他再没这个心思。四川地动,北方雪灾,就连江南的鱼米之乡都开始饿死人,我就不相信他还有心思立新后。”

曹明刚眼珠子一转:“王爷想用一个拖字?”

“并非一个拖字!”李锦夜瞥他一眼,摸了摸手上的串珠,“凡事要水到渠成,我并不是什么好人!”

玉渊一听这话,手悄悄探过去,抓住他的一根手指头,轻轻捻了下。

于别人而言,他不算什么好人!

于她而言,他就是这世上顶顶好的人!

李锦夜冲她浅笑,与刚刚把脸埋在她胸前的样子判若两人,“来人,将皇后丧礼以贵妃礼葬的消息传出去!”

“是!”青山声音在外头响起。

李锦夜用左手替玉渊斟了一杯酒,“这事不用我们出面,自然会有人为陆皇后说道。”

……

果不其然。

消息一经传出,头一个站出来的便是大学士刘恒。

刘恒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千字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抑扬顿挫的读给皇帝听。

简单来说,大莘没有这个先例,要么把皇后降为皇贵妃;要么还按皇后的礼制办丧事,否则就会让后世人嘲笑。

宝乾帝听完,气得当场就把茶盅给砸了,骂了刘恒一句“丧心病狂”后,又骂道:“她娘家心怀鬼胎,她儿子诅咒朕,朕念她侍候朕一辈子,保了她皇后的名号,照皇贵妃发丧仪,已经算是格外优恩,你还想怎么样?”

话落,李锦夜朝礼部尚书,御史台大夫递了个眼神,二人齐齐跪下,苦苦恳求皇帝三思。

他们一跪,百官都跪。

老皇帝勃然大怒,心想:老子给自个老婆办后事,你们都要管,反了不成。

李锦夜余光看着老皇帝铁青的脸,漫不经心的笑了笑。

……

退朝后,李锦夜在御书房私见皇帝,呈上了多日来他压下的奏章。

为了节约老皇帝的体力,他将奏章一本一本读出来,读到一半的时候,老皇帝额头的冷汗便冒了出来。

家大业大的大莘国在他手上,成了浑身上下搜罗不出几两银子的穷酸小子,连过个年的钱都得省吃俭用。

他活了五十多年,可从来没有哪一年活得这么憋屈过。想当初,国库丰盈,自己五下江南……

老皇帝猛的抬眼看着身旁的李锦夜,李锦夜坦然迎上他的目光,轻叹道:“父皇,连四川地动的银子,一大半是从陆府查抄来的。”

言外之意:你还要我怎样?

老皇帝咬牙切齿着,从嘴里一字一句道:“开春,江南,两广给朕加税!”

李锦夜神色大变:“父皇,万万不可,江南水灾后一直没缓过气来,两广在程德龙那时,就被搜刮的厉害,万一……”

“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

老皇帝将奏章劈头盖脸的砸过去,“朕还从来没穷到过这个份上!”

……

以贵妃仪制安葬皇后和江南、两广加税的诏书一经正式颁布,举国哗然。

江南,两广立刻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

此间,刘恒又为陆皇后上书一次,老皇帝一怒之下,将他革职锁拿,发往伊犁。

李锦夜得到消息后,连夜进宫,在殿外跪了整整一夜,直将自己跪成个冰人,才让老皇帝心软了一下。

饶是这样,刘恒这个大学士的官是做不成了,只得上书告老还乡,皇帝当下批准。

刘恒那个心灰意冷啊,三天后就举家迁往老家。

离京前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来到安亲王府,长吁短叹。

“王爷,祸乱的开始,便是独断专行,听不进谏言,我虽为文官,却还眼不瞎,耳不聋,大莘风雨飘摇啊!”

刘恒历经两朝,见识阅历无不高过常人,大莘风雨飘摇路自熙帝而兴,宝乾三十年盛极转衰,以后呢?

一步一步走向穷图末路?

他谏言不可以皇贵妃之礼葬陆皇后,哪里是为陆氏说话,他是怕日后工趣÷阁史书给皇帝写下难堪的一趣÷阁。

却没有想到,自己一心为国,为君,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李锦夜把人扶起,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拍拍他的肩道:“刘老,归乡之路,一路顺风吧,别想太多,没用!”

刘恒刚想回敬一句“王爷怎可如此淡定”,却从李锦夜的话中,依稀品出了别的什么意思来。

也是,老皇帝若一意孤行再立新后,这一位怕是什么都空落了下来。

回府的路上,刘恒左思量,右盘算:若真是晋王上位,只怕他小小年纪根本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能挑起大莘重担的,唯有安亲王,但安亲王的身份……

唉!

大莘,危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ooktxt.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booktxt.net

最新小说: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