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上述三条,南梁进入了没落的套路中。
同年(548年)六月,萧衍派遣使者与东魏通好。
侯景有反意,王伟也鼓动他反,但,反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就如同萧衍所言:
“侯景现在是孤危之势,到我南梁是逃命来的,就好比婴儿需要依赖人来喂养一样,以此势力,他如何反?”
所以,反叛,并不是上下嘴皮一碰这么容易的。
但,老天给了侯景一个好皇帝。
据史载,萧衍是464年出生,到548年,已经是八十四岁的高龄了,普遍人们寿命不如现代长的古代,八十五岁,已经算是寿星了。
也不知萧衍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对侯景是一再放纵,即使鄱阳王萧范、羊鸦仁、元贞等人,屡屡给萧衍报告称侯景有反迹,萧衍以及朱异等人,也不予理睬,甚至为了此事,萧衍还训斥了萧范,嫌他多事。
萧范被萧衍训斥后,萧范之后再写来关于侯景的信,都被朱异扣下,不再给萧衍看。
侯景便利用萧衍的昏庸,朱异等人的阿谀奉承,其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继续讲下去之前,要再介绍一个,间接助力侯景的人,萧衍的宠臣——朱异。
朱异,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市)人,博学多识,精通多种技艺,在诗歌、经史和围棋等方面有一定建树。因善于迎合梁武帝萧衍的心思,加之萧衍晚年怠于政务,这给了朱异发挥的空间,贪财受贿,欺上瞒下,生活极尽奢靡。
简而言之,朱异就是个极会拍马屁的人,冲着萧衍,彩虹屁一个接一个,不带重样的往出崩,说的萧衍是心花怒放,这也成就了朱异居权要三十多年,威震内外,“在朝莫不侧目,虽皇太子亦不能平”的“盛世”。
548年八月,侯景反叛,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侯景便从一个仰人鼻息之人,成长为了拥有可以反叛的势力,由此也可以看出,萧衍真的是昏庸到了极致。
侯景起反打出的理由是,以朱异贪财受贿、欺罔视听为由,要诛杀朱异等人,以八千兵力,在寿春起兵,史称“侯景之乱”,又因其发生在南梁太清年间,也称“太清之难”。
侯景都起兵造反了,萧衍仍没有将侯景放在眼里,仍笑道:
“这能成什么事呢,我用半截赶马棍就把他揍了。”
都反了还能谈笑处之,这是为何?
因为侯景之前给萧衍上表,表疏跋扈,言辞不逊,但,朝廷就其放纵已久,没有意识到这是造反的先兆,所以,萧衍不以为意,即使反了,也能谈笑处之。
看到这里时,怎么感觉有些不寒而栗呢?出言不逊,没有将萧衍放到眼里,朝廷却不以为意,说明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那么,萧衍把侯景放纵到了何种地步!
在北方时,侯景有高欢和宇文泰镇着,侯景无法造次,萧衍既然收了这只狼,却对其不加约束,狗熊当真不知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了,可以说,造成“侯景之乱”的局面,萧衍也是一大功臣啊,不不,应该说萧衍是最大的功臣,如果没有他的放纵,没有他的姑息养奸,侯景又怎么有底气跳腾。
萧衍诏鄱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封山侯萧正表为北道都督,柳仲礼为西道都督,裴之高为东道都督,又令邵琳王萧纶统率众军。
萧范的父亲萧恢,是萧衍的异母弟弟,萧范算是萧范的侄子了,其温和有器识,在民众中有时誉,又会安抚将士,获得将士们的欢心,但,萧范却非将帅之才,不是会安抚将士,就能统兵打仗的。
萧正表的父亲嘛,就是前一卷提到过的,临阵脱逃,导致数十万大军溃散的萧宏,史载其:身高七尺九寸,眉目开阔,样子俊俏,但是,这样俊美的一个人,却性格愚昧,也就是说,萧正表也不适合统军。
萧纶是萧衍的第六子,博学善写文章,最得意尺牍,这纯粹是个文官,为何让个纯粹的文官来统兵呢?不解,再次的不解!
有言曰:
梁武帝这个人,对自己的“骨肉”,一向是十分“恩爱”的。为了“骨肉恩爱”,他可以放任他的兄弟子侄对老百姓吸膏吮血、巧取豪夺。只要是梁武帝的“骨肉”,就是临阵脱逃,甚至投敌,也是不办罪的,完全是“溺爱”着自己的兄弟子侄。
能溺爱到不顾全大局,能溺爱到不顾战局发展,能溺爱到不管江山社稷,萧衍怕是有史以来,最牛掰的扶兄弟子侄魔了,现代的那些各种扶魔,有本事就像萧衍这样扶,别尽从妻子、丈夫,或岳父岳母、公公婆婆,或什么亲近之人身上搜刮。
侯景是起兵了,可对方,动辄就是几万几万的人马,自己区区八千人,如何对战数万人?侯景也是没了主意,这一点一点的打,打到何年何月才能打到建康,自己这点人,又能消耗多久?
起反之前,侯景与萧宏的另一个儿子,曾做过萧衍养子的萧正德取得了联系,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侯景要起反,却找了萧正德,是因为,萧正德也有反心。
史载,萧正德偷偷的养死士,常常寻思着挑事。
侯景得知萧正德的心思后,给萧正德写了封信,言:
“如今天子年纪大了,且有奸臣乱国,以我的观察,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必败。大王本当属太子,却中途受到废辱,天下义士,皆暗暗为此感到愤慨,大王岂能只顾及私情,而弃天下苍生于不顾?景虽不武,仍会奋力做好大王的马前卒。”
萧正德看完侯景的信,很是高兴:
“侯景的想法,竟与我相同,天助我也!”
于是两人搭成同盟,侯景在外反,萧正德在内接应。
有了这层关系,王伟对侯景说:
“如果不能直攻建康,临贺王在内部反,大王在外部攻,不足以定天下。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万不能用兵因持重谨慎,而造成缓慢,现在,大王必须前进,不然,邵陵王就会打过来了。”
为何王伟要提到邵陵王?
邵陵王萧纶,在做丹阳尹时,威振都下,太子萧纲选精兵,以保卫皇宫,兄弟两心里有了疙瘩,不能好好相处,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那么,丹阳尹到底是什么官职?怎么能令身为太子的萧纲,如此紧张。
丹阳尹是地方官名,是东晋南朝之京畿长官,东晋之后的南朝的各朝,都定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建康隶于原丹阳郡。
为提高京都地位,显天子之尊,参照两汉京兆、河南尹故事,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改丹阳太守(丹阳郡长官)为丹阳尹,也就是说,丹阳尹,相当于京都府尹。
萧纶任职丹阳尹,却威振都下,这就等于卧在太子萧纲卧榻之侧的老虎,萧纲如何能不紧张,怎么还能好言好语的面对萧纶。
王伟提到萧纶,恐怕也是被萧纶当丹阳尹时的威望给震到了,连太子萧纲都日防夜防的,更别提他们这些人了。
侯景听言,决定采取王伟的办法。
九月,侯景从寿春出发,大张旗鼓的说:
“爷要游猎!你们这帮人,听到了没,爷是出来游猎的!”
稀里哗啦的往合肥方向去了。
可,实际上,却是绕开南梁的主力,去攻打谯州(南谯州,今安徽滁县)。
担任助防的董绍先一看:
“哎呦喂,您这尊大神怎么跑这来了?!我这庙小,可容不下您啊!”
侯景大笑:
“就因为你这庙小,好欺负,爷才来的!软柿子不被人捏,还等什么?!”
董绍先一看,嘚,这尊大神,我还得好好供着。
于是,开门投降。
萧衍派遣担任太子家令的王质,率领三千兵力,巡江遏防。
侯景继续攻打历阳(安徽省马鞍山市辖县,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
太守庄铁四周看看,长叹口气:
“侯景这尊神虽然不怎么强悍,可是,梁国本地神却软弱无力,我这座庙,也架不住侯景的折腾啊。”
亦向侯景投降。
萧衍听闻庄铁也投降了,大惊:
“我去!侯景这么牛掰的?!”
招羊侃来问计。
羊侃言:
“从历阳过来,采石(今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是必须防守的,恳请陛下给臣两人人马,急据采石,再令邵陵王袭取寿春,使侯景,进,不能前,退,却失了巢穴,一群乌合之众,自然便瓦解了。”
可是,萧衍亲爱的朱异却说:
“侯景没有渡江的志愿。”
真不知朱异是从何得出的这个结论,或者说,他的这句话,再次迎合了萧衍,不管因为什么,羊侃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萧衍又叫陈庆之的儿子陈昕来问计。
陈昕也说:
“采石急须重镇,但,王质的水军较弱,恐怕侯景必会过江。”
于是,萧衍听取了陈昕的话,任命陈昕为云骑将军,代王质巡江遏防。
此时,萧正德都督京师诸军,屯在丹阳郡,先派遣了数十艘大船,说是要装载荻草,实际上是准备帮助侯景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