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马良姜尚和屈原
“对,就是那个马良,这倒不是他的笔有神,而是他画出来的卦局有通阴通灵和搬挪隐遁的神奇。我说他能进出的上阳界就是仙界道界,你们也叫天界天庭天宫什么的,就是那里了,最后是马良将风后的四千多个卦局简化成了一千多个卦局,虽然他的卦局少了许多,但卦所提供的信息还是包罗万象,仍旧适应一万多个变化,虽然已经有了挺大挺大的发展了,但还是没有达到顶峰,原因有两个,一个还是太繁杂常人无法掌握,另一个是标本细胞、修复缺陷等等等等好多信息没有解读出来。
或许是当时环境的影响,使他们更倾向于打仗和预测方面了,没有更多的去了解卦阵所藏的大兽信息,而在之后的和平环境下,人们才开始把卦用到了疾病的治疗上,号脉、针灸、推拿等都一点一点的兴起来了。”
“那遁甲奇门真的能通灵吗,到底是谁给推上高潮的?”
“遁甲通灵的事儿许多命理书上早有疯传,流传了万千年的东西,那可不是全部的空穴来风和捕风捉影,在遁甲奇门上作贡献的人很多,到了夏末商初已经有了挺大的推广和发展了,虽然是好卦者很多,但分了好多个门派而且是相互保密,因此世面上也是很少看到卦阵之类的物件。那个时候从事卦业和想从事卦业的人已经遍布全国上下,能够浅通领会的人数达到人口的五分之一,信卦信天的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由于人们信奉的是天命,信奉的是卦意,所以当时的社会一片的愚民愚忠,举国上下不设牢狱,没有刑场,偶有犯条者,皆有自役意识,画地就可为牢,自已就是自己的监管,刑期按条设定,刑期满了自已就能自行离开。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犯了罪,是杀人了,赶紧找官府的巡差自首,说明自己杀人了,是主动要求接受处罚,官府的巡差一听是犯了罪的,就地给他划上一个圆圈,作为他的牢狱,让他呆在里面等待官府对他的发配或是充军。当时的现实就是这样的,就是因为信天信卦,人人都很诚信,虽然用现在的眼光看去有些愚忠,但是足以证明他们对卦局对天意的忠信程度。
在演卦上,各个门派内部大都采取口耳密传的方式,严禁笔录以防外泄,这就发挥了记忆上的优势,演卦人员的素质和演卦的质量,从某种角度去讲,就完全体验在了记忆力上了,记忆力好的强的,就能记的多、学的透,越是挖掘记忆力越是接近有缘人,你还别说,标本细胞的信息与修复的方法,就是在那个商朝的后期再一次给发现了,最早的,就是那个姓姜的叫尚的人,一个人称姜子牙的,给发现的。”
“不就是帮了西伯侯建立周朝的,那个摆弄封神榜的神仙吗?原来是真有这么一位呀?”
“什么神仙,人倒是有那么一位,至于神仙的说法就不贴了,他在当时,还没有到成仙那么邪乎,只是一个修业有成的道士,演义和传说中的事儿大都是虚的,可人物倒是真实的有这么一位。关于封神榜的那码子事儿,倒是也有的,不是虚的,可是说法则就不同了,并没有演义中说的那样,上了黄榜就是神仙了,那可是没有的说法。”
“演义上可都是那样的说法。”
“那是编制出来的骗人假象,也算是事出有因了,记得当时的时候,那不是都在打仗么,要说打仗,必然是得死人的,死的多了,不管是敌方的尸体,还是自己的士兵,只要是尸横遍野,看上去黑压压的一大片,都会给将士的心理造成压力,很容易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战斗力。
周王为了激发将士的斗志,于是就想鼓励一下将士们的情绪,激发战场斗志,便制定了奖励制度。因为在战死的人中,当然也是要有贡献大的、战功郝郝的,它就相当于你们现在的纪念碑一样,起到了追悼一下亡魂的效果。只不过那个姜子牙的人很是聪明,他请示了武王亲笔,把战死的将士写在了黄榜上,激励活着的将士奋勇杀敌。
算是一种心理作用,也算是一种荣誉,更有以示天意的层面,诱导将士不畏死亡,实际上,哪会有写在黄榜上,即可成仙成佛的道理?就象现在的追封、追认的那种意思,还是一种激励的手段和战术而已,全都是被后人给传的神奇了的。
至于姜尚这个人,和他对卦的推演程度,的确算是到家了,尤其是对遁甲奇门上的研究,更是有了挺大的贡献,经过他的推演简化,阴局阳局总计没有过百,使用方便更加适合常人推演,包络的信息却还具有着原来的万种特象,一点没有减少。
这个姜尚帮助文王姬发,灭了商朝的纣王建立了周朝之后,就退隐了卦阁专心推演他的卦阵,之后再也没有踏足江湖。从此以后,这世上就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的遁甲卦局了。”
“哦”
“还有什么疑问,我保证是知无不言,打通你的心结,让一个全新的你去接受这次天地通慧,”怪老头又接着说,“对了,你刚才问我关于这茬人大脑的事情,还需要不需要使用卦阵了,对吗?
其实呀,你们这茬是最有意思的,明明是在想尽各种办法,开发自己的大脑,你象各种各样的速算班呀、速记班呀,分明都是在提高自己大脑记忆力的,都是弥补自己在记忆上缺陷的,但是在明面上,却不让人说自己的大脑有缺陷不好使,‘你个大爷来着,你脑袋才缺线呢、有病、进水了、叫门挤了、长虫了,’等等一大堆的反感词语等着你呢。
再说地址码的事儿,现在的速记班教的,就是把要记的东西,联想串联到另外一件好记的事情上,这种做法的本身,就是把一件好记的事情,当成了另一件事情的地址码了。或者说是把一件事情,当成另一件待记事情的载体了,把要记的事情搭在载体地址的事件上,这样的做法,已经就是在按照卦阵上说的那样做了,却还不让那么说,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不然的话,几千年前早就发现和使用修复方法,直到今天……”
“几千年前?就有修复?”
“那当然,卦阵中隐藏的大兽细胞和修复的秘密,其实在夏、商、周朝等都有发现,尤其是在那个周朝的时候,发现的更多,象孔子、屈原等,就是因为发现了秘密,才使自己的前途变得坎坷。都是人的自悲心理作怪,使得发现机密的推行者无地容身,要么不是被迫害而死,要么就是逼的走投无路。
因此发现者虽然发现了机密,但是大多不敢说,我之前说的把大兽秘密写在卦阵四方,用‘青龙’、‘白虎’、‘朱雀’、‘勾陈’四个大兽做为四个方向就是个证明吗?那个屈原不也是被迫及投河死的吗?”
“屈原不就是个诗人吗?怎么又跟大兽和卦扯上了?”
“屈原只是个诗人?看来你是只知道其一,是不知道还有其二呀,至于是谁把大兽的名子写到卦阵上的,我的确叫不出那位师傅叫什么名字,但我是可以确定的,是那个屈原,属实不仅仅诗人,还是一位绝顶的演卦上的高手”
“瞎说吧?”我是真的没有听说过那个屈原,会演什么卦阵。
“这可不是我要胡编乱说的,硬要把他和卦阵扯到了一起的,我不但知道屈原是一位演卦高手,我还知道那个屈原就是因为演卦上,是得罪了别人而被参言流放的,流放后的屈原遇到的一连串的打击,对仕途绝望的心灰意冷,再加上卦局中的绝境走火,双重原因才导致投河自杀的。”
“屈原被坏人参言,遭楚王流放之后走火投河死的?”我看着怪老头,心想,每年端午节的时候都会讲他的事儿,从来没有听说他会演卦,还是因演卦流放的,“依据什么说的?”
“唉哟,都已经过去两千多年的人了,这可叫我怎么给你证实呢?”怪老头沉思了一下说,“噢,有了,就《天问》,你听说过《天问》吗”
“瞎掰,什么天问,你要说问天还差不多,‘天那,我老屈的命咋这么苦呀,这河非跳不可吗?’这还有些可能。”
“没有文化真是可悲,连屈原的《天问》都不知道,我念你听好了: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冀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用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隈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我的天那,吱喳鸟语的谁听得懂啊,真不知道是你乌呀的,还是屈原写的,简单说个意思行吗?”
“回去查查资料,多学点识字吧,这第一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是问在远古开端之际,究竟是谁先布道传播?
紧接着就是问,天地尚未形成,凭什么加以考证?
值寒暑昼夜混沌不分之际,何以知其中极?
太虚无形惟气惟象,从何角度加以概观?
有了寒暑明暗交替,为什么独取时间轴?
阴阳大恒中分三合,谁是本原?谁是所化?
天穹九重环转,如何加以度量?
宇宙惟一的超巨工程,最初是谁将其建成?
四维四绳何以联结?
天极环中怎样运枢?
八极时空谁当此任?
东南地户何以下陷?
九天九野之际,何以探究?
环道皆绕中心而动,其弯曲时空度数是多少?
天之大一统尺度是什么?
十二道数如何划分?
日月五星谁家之物?
环宇列星谁来安排?
如果屈原不是深究卦阵之人,哪会有如此高深的题问,你说哪一个学卦的,面对庞大的上万种卦象,不是唯唯诺诺的谨慎小心,哪个能架住他的问题尖端轰炸?还会有哪一位能经得住他的问,就是再高的手儿,哪个不得当场灭火才怪呢,就现在的科学发展也答不上来呀,何况是两千年之前的那个时代呢?
这是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状况,当时被他问倒的尴尬有多下不来台,别说记恨他的人自然是参言报复,还有打击什么的一样也不会少的,象溜放这样的打击,那也是迟早的事情。再说遇到打击后,凡是人都想摆脱那种困境,屈原也是一样,要想摆脱当时的困境,我想他只有从演卦上才可能得到突破,以解释自己提出来的尖锐问题,打造他一盖世成就来才能拯救自己的命运。
因此他在溜放期间的心理压力,是远远大于身体上的役刑痛苦的,欲速则不达么,大无其外的卦阵天地宇宙,如痴如魔的走火程度,加上遥遥无期的苦役生活,《离骚》的结局他也是事先就会预料的……”
“这天问还没有明白呢?这怎么又弄出个《离骚》来?”
“唉呀,以后看看就知道了,要不我念两句你听听: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这么多,谁听得懂呀?”
“还多呢,全文有两百多句呢,表达了对自己国家的报效渴望,虽然有对楚王昏庸无道的报怨,及对朝内结党谗言失望痛恨,但从他明知道直谏的后果,而不改变自己要走的路的性格来看,屈原是不会对流放绝望的。这个在《离骚》的前部句中已有说过,甚至在流放之后,还种花种草种植物并等待着收获,所以我说屈原的死,决不仅仅是对流放产生的绝望。
虽然文中是有对楚王抛弃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也表露出要附流离去的意思,但从文中表达的对王的忠心的程度,也是不会单凭流放这点打击就轻言放弃的,这是违背屈原他人性格的。
不妨我们再从《离骚》的全文来看,从头到尾,除了对结党谗言清楚,就是对楚王昏庸的详细,没有半点对自己处境糊涂不清的地方,唯独一个疑惑,那就是对卦,无论是找巫师算命,还是自己问天问神的卦局推演,大概也只有这么一个疑惑了。
所以我说他的投河初衷,绝对不会仅仅的只是对于仕途上的绝望,更多的应该是对宇宙大局的拆解无望,你想当年的西伯侯,被纣王囚牢那么多年,人家自杀了吗?正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希望的卦局,因此他才忍气吞声的苟且活着,最后终于等到了周王朝统治八百年的卦局天下,所以我说屈原的投河自杀,是溜放无期的绝望,与卦局无解的走火,两个原因共同造成的,那个孔子要比他聪明多了,结局也要比他好的多。”
“你是说孔子吸取了屈原的教训,才变得聪明的吗?”
“你都想什么了,不是孔子吸取了他的教训,孔子要比他早出生两百年,而是他没有效仿孔子的方法去做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