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峡谷有十几里长,几万人的队伍,前队走出峡谷,后队还没有进入峡谷。看到一大半的部队走出峡谷,作为中后军的千暮羽和银镇正走在峡谷的正中间,两个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是正在这个时候,两边的山峰上一个个滚石从天而降,一下子砸向毫无防备的中军部队。
听到队伍的惊叫声,两个人暗叫“不好”,几块巨大的山石风驰电掣地向千暮羽两人乘坐的战车飞来,千暮羽感受到了山石的呼啸声。
他猛地一拉银镇,从战车的侧门斜飞出去,稳稳低落在山崖边的一课大树之上,回头再看自己的那辆战车,此时已经被几块巨石砸碎,压在石下,七匹驾车战马一下子被砸翻在地。
“好悬”,看到已成齑粉的战车,银镇轻呼一声。
“看来是有备而来,专门指向我们”,千暮羽看着不远处同样被砸坏的战车,深有感触地说道,因为他看到,步军受到巨石的攻击稀疏,而在有战车的地方巨石就比较密集。
“一定是小股骚扰部队,抱住擒贼先擒王的战术来的”,银镇也看到了这样的阵势。
由于山石挡路,车辆过多的部队此时是进亦不能、退也不能。只好命令士兵,将滚落路中的山石向路边的推。
但是敌人仿佛是长了眼睛一样,当士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山石推开,山上的石头又落了下来,这样反复几次,天色渐渐地黑了起来。
“敌方一定是在等援兵拖延我们”,由于山势陡峭,要想在白天在敌方眼皮底下爬上去确实困难,千暮羽和银镇商议,等天黑之后组织一批队伍爬向山去,来个突然袭击。
挑选了4000人的精兵,左山2000人由千暮羽带领,右山2000人由左路军指挥李鹰率领,银镇坐镇指挥着弓箭兵,向两边的山上佯攻,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千暮羽武功高强,爬山自然不在话下,而这些精挑细选的士兵,虽然没有千暮羽武功高,但都是南方人,攀爬腾挪的功夫也都不弱,看到数十根绳子从山顶飘下,就见这些身背大刀士兵如猿猴般,腾挪跳跃,异常敏捷,几千人的队伍,不到两个时辰爬上了山巅。
千暮羽带队伍爬上左山,朝着有光亮的地方摸去,这山上的敌兵并不多,约有1000人,正尊在地上吃晚饭,大部分弓箭、大刀都摆在一边。
千暮羽一个呼啸冲上去。这些正在吃饭的敌兵一时间慌作一团,一阵砍杀,消灭了500多人,但仍有一部分的敌兵朝左山下狂逃而去,一瞬时消失在黑暗中。
由于地形不熟,他们停止了追赶。打扫完战场,他们准备撤下山来,却突然看到远处的山梁上一排排的火把,如长蛇阵般,朝这里涌来。
“不好,敌人的援兵来了”,千暮羽思辰着,迅速指挥信号兵,向山下发了一串响箭,这是敌方增援的信号。
银镇一看,左侧山巅需要援助,迅速指挥后续兵力,源源不断地攀爬而上。这些增援部队多是弓箭兵,和霹雳弹兵。
敌人越来越近,可以听得到对方的说话声。
千暮羽指挥着先期爬上来的2000兵力,埋伏在半山腰中。
“射”,千暮羽一声令下,弓箭呼啸着飞向敌人阵营,敌人被这一阵乱箭一射,纷纷退去。
“轰、轰”,约有半个时辰功夫,火弹呼啸着从敌方阵营飞来,在伏击地带炸开了,数十个士兵倒下了。
敌方运来了火炮。千暮羽自知,火力对比上落了下风。
“轰、轰”,又是一连串的炮弹呼啸而来,己方阵营看到被炸向天空的同伴,恐惧的纷纷后退。
炮火之后,地方的弓箭兵冲了上来,身后紧跟着的是明晃晃的大刀队。
正是在这个时候,银镇派来的第二批增援部队,爬上了山巅。
看着涌上来的敌人,千暮羽指挥着霹雳弹投掷手,将霹雳弹投向敌阵。这霹雳弹虽然没有火炮的威力,但适应近身搏斗,火光在敌群中燃烧开来。一队队冲上来的士兵又被击退。
一阵箭雨飞向倒退的敌阵之中,唯恐他们拉开距离,再使用火炮,千暮羽趁着对方败退的机会,带着士兵掩杀过去。
兵败如山倒,敌方阵营慌乱中撤退,一直撤退到一处山梁,一门土炮也被缴获,由于道路狭窄,敌方占据了地势之力,所以在这个地方形成了相持的局面。
此时山涧下的道路上,银镇指挥着士兵,已经搬开了石块,清除了道路上的障碍,趁着夜色,快速向前推进。
天色将明的时候,所有的部队都走出了五菱峡谷,右山上的李鹰清除了山上的少量敌人,已经随着部队出了峡谷,唯有千暮羽率领的近4000兵丁,与地方胶着在一起。
天色大亮,可以清楚低看到对方的营垒。一个“汤”字旗,迎风招展。看着对方的装束,与自己的部队无异,千暮羽思索着,一定是逃脱的雅安巡抚汤声。
这汤声在早不久的战场上逃脱后,搜罗了溃兵,部队迅速壮大,正好遇上了大帅吴英林和泸州巡抚郑天理的部队。按照吴英林的战术,在川湘山川地带层层设伏,将前往湘省的川军消灭在一层层的防线之中。而汤声带领的5000部队,正是坚守在第一道防线。
突然,在汤军的后方,出现了一标部队,一个“李字旗”异常醒目,让汤军大吃一惊,处在夹击当中的汤军很快就崩溃了。
不到一个时辰,汤部被全歼,汤声被俘。
原来,按照千暮羽与银镇的商议,部队出谷后,派出一队奇兵,从后山包抄过来,对敌形成夹击之势。此役,川军损失来进5000人,大多是被山石砸死,歼敌5000,双方的战损比达到1:1。
大部队通过的五菱峡谷,稍作停留,进行整顿,继续向湘境内进发。
这一日来到了苗寨。这苗寨靠山傍水,地势险要,苗寨下面的一个傍水谷地是通往内地的必经之路,向来就有湘省“西部咽喉”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