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沐寒风当朝受封。因为年纪小没有世袭夏国公的称号,皇上授爵为少国公,颜倾颜为一品诰命夫人。
国公虽然只是个封号,并无实权,地位却同王侯一般。因沐寒风是大凉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国公。满朝文武齐声祝贺。皇上更是亲手将封印交给他。
沐寒风满身的抱负将要实现,一脸春风。更显的少年得意卓尔出群。
他谢过文武大臣之后没有吹吹打打的夸官,而是同颜倾颜一起步行回家报喜。
他今天是真高兴,所有的喜悦便都写在了脸上。
一双漆黑有形的眉毛时不时生动的起起伏伏,不见底的双眸闪着黑曜石般的光彩。健康细致的古铜色肌肤泛着光泽,高挺的鼻梁,轻薄的嘴唇,宽阔坚毅的下巴。
一切的一切让他如神话中走来的王子,沐浴着雪后初晴的阳光,春风般的和煦a
颜倾颜觉得呼吸有点急促,她不敢去看那张美得无法形容的脸庞。确切地说是无法将这张颜值爆表的脸同那张毫无生气的雕塑或者千年冰山的脸联系起来。
两人并排而行,沐寒风身上散发出来的高贵霸气将娇弱精致的颜倾颜彻底的压了下去。她看起来像个未及笄的小姑娘。
颜倾颜觉得有点自惭形秽,不想成为陪衬,下意识的放慢脚步。
她对于自己做了一品夫人倒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个夫人她本来也没想着去当。却是不当不成,想想这么年轻就被皇上赐封也真的是无上荣幸。想想公主奶奶满眼的期待信任。
那就勉为其难的先当着,等以后有机会再换。
沐寒风沐浴着谈谈的阳光,嘴角微微扬起,他能感觉到街道两旁各种惊艳的目光。转脸,身边的娇小人儿不见了。
顿足看去,颜倾颜身披红色的大氅畏畏缩缩的走在身后,雪白光洁的小脸藏在大氅的帽子里。像个小孩,哪里有一品夫人该有的样子。
脑子里闪过沈凝香端庄高雅的姿态,眉头微微一蹙低头冲着她:“快点走,奶奶还等着呢。踩蚂蚁了。”
“公子你前面走,我跟后面就行。我可不想被你的光芒覆盖。”
颜倾颜继续放慢脚步。
这样赤裸裸的马屁让沐寒风心里很舒服,暂时不去去计较她唯唯诺诺的样子。。
“走快点,头抬高点,怎么也是一品夫人了。回去给奶娘上柱香。”
“那是一定的。还有我爹。”
说完颜倾颜后悔了,好好的提什么爹,爹在沐寒风眼里就是叛徒了,卖主求荣的。
果然听到她说爹,沐寒风总算带了点温度的眼睛冷了下来,狠狠的说:“敢!”
大街道上的不要自找屈辱。
颜倾颜很没节操的小声说:“不敢。”
沐寒风见她态度端正,乖巧,心情好,也不再说话。两人保持一前一后的距离,不一会儿就到了沐府。
就看到大门上的牌匾都换了,在确认之后换上了少公府。
金玉公主已经备好了宴席等着,在看到那枚象征身份的封印之后,眼泪顺着里脸颊流了下来。
不一会儿老泪纵横。颜倾颜也觉得眼皮一热、
公主奶奶也不容易啊,想想她带着当年年仅十岁的沐寒风在深山老林里苦守六年,这四年又是将沐府一点一点的发展壮大。
由衷的敬佩。
沐寒风心里更是五味杂全,他很肃穆的站着,等奶奶的感情波动之后,听从她的吩咐,去了祠堂祭祖。还带上颜倾颜。
拜祭完祖宗,又去隔壁的小屋拜祭了花月容。
祭祖完毕,宴席开始、
金玉公主端起第一杯酒:“今儿对我们沐府来说是个好日子,开席之前本宫先宣布,从今儿起,属于沐家的产业乌金矿,沐家纸坊,黄婆绣坊全都交由小风打理。都城的几家店铺,府上的一切全都交给倾颜打理。外面的产业有授权书。府上的事宜明儿司马管家交代一下。”
宣布完之后开席。
“公子啊,三婶恭喜你了,以后咱沐家有指望了。”
“公子,四婶敬你一杯,以后我家疾风还靠公子多提携。”
沐府四爷沐撤更满眼的欣慰,他是不当家整天闲逛,却总是会想起以前的辉煌。现在沐府还是老样子,却是府上没有受爵之人,总觉得很没底气。
现在侄子授了公爵,以后出门腰杆子就更硬了。
那个叫做小桃红的风月女子应该会投怀送抱、
他起身端起酒杯:“小风啊,以后我们沐家就靠你了,你要多开枝散叶。咱们家的人太少了。”
金玉公主笑微微的看了眼颜倾颜:“小风啊,你四叔说的对。也不光小风,那疾风也抓点紧。看看有哪家小姐合适早点娶一房吧。”
沐疾风点头称是。
自从回到都城,他便一副中规中矩的样子,年纪也不小了,金玉公主提了好几次给他成亲。他都不是很积极,这事儿就这么搁下了。
皆大欢喜。
整个晚上沐府都洋溢在欢声笑语之中。
几乎一夜无眠。沐寒风自斟自饮自己醉了。
那沈凝香也喝了几杯,一双烟雨蒙蒙的眼睛便一直盯着他看,直看的刘美媛都看不下去了,捅了捅她:“凝香小姐别看了。再看公主生气了。”
沈凝香这才收回依依不舍的目光,见大家都不走也不敢走、
默默地吃着点心,对上颜倾颜熠熠生辉的双眼,眼里闪过一丝冷寒。
一双拳头在桌子底下握得紧紧的:颜倾颜,总有一天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位置,我的寒风哥哥。
金玉公主于辰时终于熬不住回屋安歇了。沐寒风被墨童剑童搀扶着回牡丹园,大家这才散了。
第二天一早府上的司马大总管拿着好几本厚厚的账本,记事薄前来找颜倾颜交接府上的事宜。
这么多?
颜倾颜接过一看,出入账本,店铺账本。还有丫鬟仆妇家人小厮园丁洗衣妇厨师帮厨的名字,
她大概看了看,沐府收入不高,只有几家店铺的房费,支出却很高。家里的主子下人每月的月俸,奉银都不够。日常开销都是靠官府返还的抄家的物资。。
她很清楚的看到账本的最底下写着:余三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