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卷一《西周前传》
写在前面,前言自序
翻译甲骨记载的那段历史
著者:篆诂
成书之因。余读民国史家蔡东藩《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十部,总览了中国自秦至《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这十部历代通俗演义之后,觉得先秦三代史通俗演义空缺,为弥补这一空白,执意写夏、商、周三代史通俗演义读物。意在使中国有史料记载以来的历史演义体系完备,使之系统具有完整性。尽管甲骨文发掘的不够完善和全部,也没有系统,甚至不知所云,只是从片骨刻辞的零星记载中整理意会其个中三味,依稀可窥仍然能够窥测到甲骨记载的那段历史,而形成长达三千年的诸侯锋争和天下百姓生活的场景再现。
因早年学习研究炎黄文化,草拟了《黄帝家族》,对先秦文化历史有部分了解,尤其对周文化倍加关注和喜欢,非常赞成民国史家思勉先生的历史观和独到的看法,以及对青铜器铭铭文地热爱,也以此为启发和参悟的源泉,悟言于一室之内,旦复旦兮。形成先秦三代历史演义,即《夏朝演义》,《商朝演义》,《西周演义》,《东周春秋演义》,《东周战国演义》,共五部历史通俗演义小说的构思。而《东周战国演义》可以与蔡东藩先生的《前汉演义》对接至秦朝史。
民国蔡东藩,一个人包揽了中国秦后史两千年来所有朝代演义,让我感慨万端,伟人之伟,在于别人做不了之事,他做了。他在我心目中是伟人,历史演义中的伟人蔡东藩,蔡东藩,了不起。第二个人包揽写出中国余下的先秦史演义,即夏、商、周三代演义。(先秦史另外还包括至今没有发掘出来史料的,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部落时代,至夏后氏成立中国第一个国家期间,之《黄帝部落演义》草稿于2005年写就。),使先秦三千多年文化,与蔡东藩先生写的秦后两千年的中国历代历史演义形成整体,这样就形成两人合并完成中国上下五千年系统的历史演义完整版本。这是我要做的。如果我做到了,我佩服我自己。我相信我能做到。
于是,一室生春,写给未来。剑舞鸡鸣时,笔耕犬吠夜。文当有益于社会,笔墨当随时代。通变古今,行文以自见,成一家之言。不求文章作富贵,唯望彰明于晓理。
让周史不在空白,周史不再是神话,让甲骨刻辞不再是猜谜,让青铜铭文不再是零乱,让竹简文书不再是段言,整编古周文献,再现古周生机,生灵活现,读懂周人千年文明,篆诂耀眼后世,终为目的,是为终极目标。如是,目的达到,目标实现,无憾终身。
读史无感悟,等于没有读史,读史没有正确的感悟,等于错读、误读历史,读史有了感悟,不说出来共享,等于一个人的感悟,自己蒙住,不会因读史而快乐。读史都是如此,那写史呢?那更要把感悟说出来,与天下有缘人分享,如果有一个读者,就与一个人分享,如果有三个人,就与三个人分享,三个以上,就是与一群人分享,更多的人分享。我不会因读者少而失望和不快乐。因为已经有人分享,至少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分享了。有多少人会读史书类读物,了了也,你是那个了了中的一位吗?如果是,我们就是有缘人,分享快乐。
看法不同,这是正常的,看法完全一致,这是不正常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感悟和观点,这是我的失败,最少怪我没有引导你来思考,没有带给你看透问题的本质,就像有句名言说:“历史写成了传奇,传奇写成了神话,神话变成了玄幻。”而我要把神话回归到历史本质,迈过传奇。至此,你至少因我写的历史演义联想到了什么,最起码因读史而对历史的看法的延伸度有了变化,包括它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深度有所改变,只要意识流一改变,这个立体效果就显现出来了,这是因为历史的借鉴产生了效果,产生了画面,产生了人生观,给了你的启迪和联想。可以确定。
历史的思考。有一件事情一直促动着我,就是这首“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一首崇尚气节,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的一首诗,可给我读来却另有思考,我一直在反复的想,“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思考项羽什么呢?难道就是不肯过江东的气节?我便开始猜想,李清照是在思考,“项羽如果厚着脸皮过了江东,历史会怎样发展呢?江东父老会怪罪他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司空见惯,何况江东的父老是欢迎他回来的,江东的天地仍然是广阔的,包容的。项羽如果过了江,到了江东,最少也是分江而治,楚汉继续争霸,谁会是最后的王者呢?历史是否要改写?”如此想象,不一而足。这便是我读书思考的习惯,这算是逆向思维吗?还是另类跨越式思维?接着我会思考,既然历史发生了改变,那汉人还会说汉语吗?写汉字吗?是为汉族吗?你还会站在一个汉人的立场和角度来强调汉族对外斗争吗?天下为公不为汉的历史学观,你会接受吗?公平公正的史学观又是什么?公平公正代表官方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还是代表民间对历史事件的认同和评判。代表任何一方都不是公平公正。那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是可取的吗?那这样的历史又如何写?只要你写,你就代表其个人意见和看法,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同一段历史两个人写,就产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认知,因为这是事实,无人能够否认,包括本书。
有人认为,历代历史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别,因为他已经是历史事实,无法改变,只要存在就是有合理的地方和生存的空间,历史就是过去时,只有成败结果,结果是,“如果不成功,后果很严重”。如此说来,历史就是讲结果,不看过程的一个史实。而演义是讲过程,也讲结果的史实。全过程的演义历史再现的史实。演义是小说,小说不是历史,历史是小说。本部演义小说没有离开历史,因为历史是小说,一样精彩。
夏、商、周三代都是奴隶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其实中国的奴隶社会并没有多少奴隶。仅有的少数奴隶,代表不了一个社会形态特征,还是平民百姓的多。奴隶,这是谁引进来的外来词?你可以去考证,我就不参与了,我要享受你的劳动成果带来给我的快乐分享,就像我带给你的分享读物一样快乐。如果我的演义中引用了你的成果,就是我分享了你的快乐,我就是你的有缘之人。分享快乐,感谢你给我带来快乐。如是说。
看枯燥的书才叫看书,长知识;看热闹的书就得一乐,可解闷。我写的书既长知识,又解闷。“如此好看的书怎好不看,你傻啊,好看不看!”这是我写在自己历史书上的题记。一位朋友反问说,你的书,看了能长什么知识?我说,看了,你就知道了。因为我有胆量说,我传播是正能量,知识点多了去了,先秦史两千多年的历史文明,随便搬出一段断代史出来,也够任何人研究一辈子的,这是历史的特点,不是我自雷。
在当今时下,当你于浮躁的城市中,一身铜臭的时候,你是否会洗个热水澡,然后,躺在床上,随便摆个pos姿势,静静地表示文雅,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出来,翻开书,谓之充充电,电量的大小,根据雷声的大小来判断是不准确的,误差在于,雷声大的雨点也大,雷声小的雨点也会大,雨润万物,书润细无声,那怕你是装成的书生,装的时间长了,也便就像个书生,如果能装一辈子,那就是个书生。为何要装个书生,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男的变帅,小女子由内而外的美丽。这是我写给我的一位朋友的一本书上的一段话,提醒他要经常看书学习充电。我有个同学说,当年我的语文成绩没有他好。我笑着说,我向来不写作文,要写就是优,他笑着点头默认。我问他,你毕业后还经常学习吗?他说没有,经商太忙。我说,我离开学校之后,至今,我每天都在学习,几十年从没有间断过,为的是赶上你。他笑笑,我也笑笑。你能一辈子都在不断的学习吗,我能。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成绩好坏,决定不了一生,能够坚持一辈子学习,绝对会影响你一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财富,此牛,我敢吹。
听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人送我雅号,儒者。虽是赞美之词,用来说明我有文化,可由此想到,追溯先秦诸位大贤,天下之大,一个儒字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天下之大,一个兵家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天下之大,一个道家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天下之大,一个法家就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回答是否定的。如果这些家都集聚到了一起,能解决问题吗?能。回答是肯定的,不过有前提条件,定位键,什么时候派谁上场,很关键。
听说书中有黄金屋!当今社会,不差钱。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知真假,如果真有,就读呗。没有?读了也不吃亏。既然如此,就读吧。
甲骨文我们不认识。上古汉语我们看不懂。
没关系,我翻译好了,给你们看。
后面省略一千字。下无正文。是为代序。
2015年8月21日
写于《西周王朝》演义截稿时。
第一回
西部犬戎连连攻豳姬亶谈和予物保民
历史的天空五颜六色,看天下,看万花筒,精彩纷呈,既然好看,那就不可不看,家国天下,家天下,几家欢喜几家忧,国天下,成王败寇,仁者仁道,霸者霸道,王者有道,王者无道,无道王者。大国小国都为国,大国吞并小国,小国兼并大国,争王者,争天下,天下为公,谁主沉浮。今天是今天,明天的今天就是历史。今天明天的历史辉煌炫目,而昨天留下的历史痕迹就像是灿烂无比的彩虹七彩斑斓,历史就是一辆不会倒退的车轮一直向前开,留下的轨迹既无断层也无断痕,当你蓦然回首,那人依然在灯火阑珊处。
历史的灯光下,小邦周如何撼动大商帝国?要从这里说起。
商朝祖甲大帝年间,也就是公元前1166年这一年,西北部陕地的一个方国豳(bin)国国王姬类毙(bi),新王姬亶(dan)登基,姬亶时年四十五岁,新王接掌豳国,国内政局一切平稳正常,可谓政通人和,安宁繁荣。可外部事件却不断发生,可谓没有好邻居真是个不幸的事情。
五年后,时在公元前1161年,也就是商朝天子祖甲二十九年十月,陕西邠地泾水北岸与旬邑西部三水河之间豳国国都豳城,不再象平日里人头传动,熙熙攘攘,几条大街小巷几乎无人走动,家家户户门户紧闭,豳城城门也早已关闭,城门前豳河上的吊桥高高吊起,守城的甲士头戴着头盔,身上穿着甲胄,左手拿着干盾,右手持着青铜长矛,脸色铁青站在那里,在他们身后站着一排弓箭手,巡察的百夫长手提着青铜铸造的大刀来回走动,表情看上去十分刚烈,并对着手下步卒大叫着:“没有大王的令牌,谁也不许出入”。城门内侧还停放着十辆战车,每辆战车由两匹战马驾挽,车上有车兵甲士三人,居中者驾车,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青铜戈。车下立百人手持青铜矛、青铜斧、青铜钺等待随行。豳城有三门,每个城门口都是同样的部署。
他们在等待。
豳国境内包含北部(甘)宁邑和正宁,西北的(陕)长武,西南的邠邑南部,东边的旬邑北部至黄帝陵的桥国边境,南含永寿之地,东南至泾河下游的云阳国边境,方圆两百余里全部消静,除往来兵马战车,百姓无人走动。
国都豳城城内有一处二十幢最高的房子,前后两院,按照前一后五两两在侧的排列,房子带前檐走廊,此房比普通人家房子高出很多,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别之处。院子约两百余丈,后院内有一口青铜铸造的青铜鼎置于后排房子的门前两丈远的地方,此鼎有四五百斤重。还有一颗五谷树在前院子的左侧房前,此树约有三百年之久,是棵神奇的古树,院内没有其他景致,院门向南,院门口的守卫不再是平时的门卒而是甲士。豳国国王姬亶(dan)陛(bi)下坐在后面的房子正堂中间,座椅前的茶几上连水也没放,一婢低头立于旁,姬亶陛下面对着九位豳国七官二大夫,为首的是协助大王决策的尹老宁巨,依次是守卫边地之长的左卫常征,侍卫守城之长的右卫卫视,百工之长的司正陈仓子,掌地籍田的畋正熊炯,掌粮食的啬正曾收,掌畜牧的牧正姜启,左大夫梁醇和右大夫马驰,他们都站立着,没人说话。
尹老宁巨上前一步,吭声打破了寂静,说道:“陛下,两月前,犬戎侵扰杀我豳国城外长武之地的里长一人,农人三人,奴人七人,抢走牛一头,羊二十只,豕(shi猪)十只,粮食百余簸(bo),及家用陶器等物,走时还大叫说:‘我们这次来得人少,攻不进城,两个月后再来,转告你们的大王,让他准备好我们过冬用的物品,不给,我们就攻城。’说完大摇大摆有视无恐的走了。陛下,根据可靠的消息,现在他们已向豳城进发,五天后就可到我们的城下,看来势,有备攻城之意。”
豳王说:“狼来了,来了多少人马?”
“据说除老人孩子,凡是十五岁以上的犬戎邦男人全都出动了,整个队伍望不到头。”尹老宁巨回道。
“看来狼真的饿了,大敌压进,众卿有何应对良策?”豳王问。
守城之长的右卫将军卫视上前道:“陛下,豳城三门守卫都已到位,城外社邑里都已派守卫甲士防守,长武,邠地,宁地,正宁,永寿五邑守卫也都部署完毕,我等将士都已做好充分准备,大家都有决心与城同在,人在城在,请陛下放心。”右卫卫视以行动表决心。
守卫边地的左卫常征将军也大声说道:“陛下,兵甲战车都已备全,各边境关口要道都已屯兵,只等待陛下下令,众将誓死保家卫国,让他们有来无去,杀他个遍甲不留,来一个真正的破军屠狼的杀破狼。陛下,这一次一定要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姬亶陛下说:“有你们两位良将和两支无畏之师,本王心慰也,备战守卫,许守不许攻,时刻准备。众位爱卿,是否有不战而退之良策?”
左大夫梁醇接口道:“陛下,不战,则谈和,没有再好的办法!”
豳王问:“谈和将是何结果呢?”
右大夫马驰没等左大夫梁醇回豳王的话,接过话头道:“和即是让,让必给,给到何时是个头呢!陛下!”
“不给,陛下。”守卫边地的左卫常征激动的坚持说道;“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击退野狼犬戎。给什么给?在下坚决反对再给,一直给不是办法,我等将士整天操练就等着这一天。将士们手发痒,心火难消,陛下就下令让我们教训教训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整天不劳动,只知道抢略。让他们知道,两只手不劳动是没有饭吃的,光想肚子是不会饱的,抢掠是有生命危险的。”
“左卫常征,那就说说你的几点把握吧,让本王听听你的把握。”豳王说道。
常征将军慷激昂的说道:“陛下,第一点,我们是防卫战,阻止不义,抗击来犯之敌;他们是侵略战,我们是正义之师,从心理上道义上,他们腧了。”
豳王听了不以为然,这年头对犬戎来说还有正义可言?战争不需要理由。
“第二点,他们长途跋涉疲军而来,我们以逸代劳,待其未稳,我方强攻之,必打他个落花流水,落荒而逃。”常征说道。
豳王没有表态,常征继续说道:“第三点,我们是常规军队,训练有素,阵法娴熟,他们是游击队,百姓之兵,除了凶残,就是打不过就跑的游击习气之民,如何能是我们的对手。”常征自信满满的说。
“第四点,打仗打得是武器,犬戎一无战车,二无盔甲,三无利器,仅有落后的短刀和战马,何以与我们豳军对抗?”常征指出双方兵器的悬殊差别,优劣对比。
“第五点,打仗打的是国力,财力,物力,人力,我们国富一方,虽不能与强大的大商朝相比,但和犬戎相比之下,我们超他们一百年有余。他们因为生活物资不足,常来侵略,他们远道而来,本想抢劫一点物资回去过冬,怎又可能带足够的辎重供大队人马长久之战呢?他们能坚持多久呢!我们拖也拖跨他。”战法上,坚持久战,战争让入侵者必败之理。
“第六点,我们的士卒是保家卫国,拼死会血战到底,败了,国没了,家也没了,最少也是家里的东西被抢了,每个士卒心里都清楚明白,所以,我们的甲士是子弟兵,我们的士兵会顽强杀敌,拼杀到最后时刻。犬戎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来抢劫的,东西没有抢到,命丢了,他们不会拼命,抢不到就跑。当然,抢匪会随意凶残的杀戮。”
“以上几个方面还不包括我们的战略战术,陛下,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和信心战胜犬戎,我向陛下保证,如不胜,本将则效死沙场。”常征坚定的说。
“你说的几点,本王相信你会战胜犬戎,按你所述,这场仗打下来,就豳(bin)人会有多少死伤?不含对方伤亡。”豳王说。
“陛下,这无法估计预测,战场瞬间变化,矛戈无眼,死伤难免,保家卫国是我们的天职,甲士者以战死沙场为荣。”左卫常征回道。
“左卫将军,作为战将,你的观点是正确的,本王为豳国有你及勇敢而顽强的战士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兵者,器也,若攻,必血流成河,死伤无数,杀戎一千,自损八百,所谓两败具伤,非本王所想也。非反攻,以守为主,守家、守城、守国,安民守业,仁道也。每个甲士都是豳人,每个平民都是豳人,每个奴人都是豳人,每个豳人都不能死在能够用其他办法来解决的战争上,这是本王想要做的。”
豳王陛下接着说道:“还是谈和,谈和予物,物去,物再产也,民虽苦些,总比战之灾难小些,予物消灾,民安也,豳人命安也。”豳王说。
豳王下令强调说:“既然没有更好的良策,此战谈和又迫在眉睫,那就谈和是第一选择,守战是第二选择。谈和备战,左大夫梁醇安排谈和细则,左卫右卫将军仍然备战,以防万一。”
司工陈仓子,畋正熊炯,啬正曾收,牧正姜启,四位大夫齐声说道:“陛下,这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吗?”
豳王望着他们,问道:“尔等有更好的妙法良策?”
四人回道:“没有。”
“尔等那就分头去办吧,时间,还有三天。”豳王说完离开了屋子,婢女跟随身后而去。
豳王姬亶回到寝屋,大臣们的声音回荡在他的大脑中,“给到何时是个头呢?陛下这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吗?给是给多少呢?”是啊,狼心狗肺的犬戎是不会满足的,幽王回想起祖先被陕北的犬戎以华池为入口,一直把豳人从华池、庆城、合水赶到现在的南豳来,北豳完全被犬戎占领了,现在的南豳传到豳王手里,已一次又一次的被犬戎和远盾来的熏(xun)育人侵略,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怎么样才能彻底解决两邻侵略呢!深夜月亮已偏西了,不知什么时候豳王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豳王一觉醒来,伸了个懒腰,婢女听到动响,知陛下起床,忙侍奉穿衣洗漱,豳王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太阳已一杆高了,陛下。”婢女回道。
“快传左大夫梁醇来见本王。”豳王吩咐道。
“左大夫已在议事房等陛下一个时辰了,”婢女回话道。
姬亶心悦。
左大夫梁醇一个人在议事房等豳王陛下,不知豳王陛下什么时候到,于是闭上眼睛静坐,无意中睡着打起鼾来,鼾声巨响,豳王进来他全然不知,婢女上前碰了一下左大夫梁醇的肩膀,左大夫梁醇惊醒,见豳王已到,忙起身上前行大礼,豳王摆手说道:“免了,左大夫的鼾声真是一绝啊,本王很远就听到了,看来左大夫一定很困很累了。”
“陛下,在下出丑了,让陛下见笑了。”梁醇施礼说道。
“谈和一事计划的怎么样?左大夫说说。”豳王问道。
“陛下,在下主要是从这些方面着眼考虑,谈和成功的前提,谈和的内容,予物多少,什么地方交接,怎么交接,他们怎么运走,什么时候走,谈和需要那些人员,在什么地点谈和比较适宜,如何防范。”左大夫梁醇一口气说了主要要点。
“好,左大夫考虑的周到,你看需要那些人参加谈和?”豳王问道。
左大夫梁醇道:“司工陈仓子,啬工曾收,牧正姜启,左卫长常征共四人。”
“好,传司工陈仓子,啬工曾收,牧正姜启,左卫长常征到议事房见本王。”豳王吩咐道。
佐侍婢女得令,赶忙前去传唤四人。
在等待中,左大夫梁醇向豳王陛下详细说了谈和内容,清单内容,交接地方,怎么运走,什么时候走,在什么地点谈和比较适宜的具体内容。
豳王表示满意和赞同,强调细节决定成败,要注意细节。
四人应传而至,在婢女的引领下进入议事房。“参见陛下。”四人齐声说道。
“看坐。”豳王示意四人免礼。
豳王对着众人说道:“谈和,事在必行,左大夫梁醇连夜筹划,将谈和计划做的很周详,本王非常认可,现在本王决定,谈和由左大夫梁醇代表本王前去谈和,以左大夫梁醇为首,司工长陈仓子,啬长增收,牧正长姜启为辅,一同前往犬戎前部交涉谈和,具体时间,地点等安排由左大夫梁醇定槌。左卫长常征于谈和地十里的地方屯兵布防,大造声势,以壮国威,以此对犬戎部施压,防止其狮子大开口,漫天讨要,也防止谈和失败而战。”
“左大夫,要筹备的物品告诉他们,以便他们提前准备。”豳王吩咐道。
“是,陛下。”左大夫梁醇对众人说道:“据消息称,这次戎人来的太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男人来,谁都不愿意落后,戎王这一招也真是损,所谓贼不空手,来者有份,这样一来,要准备的物品不会少,数量之大空前未有,所以要充分准备,以备急需,具体内容如下。”
梁醇望了望大家,继续说道:“啬长增收要准备好粮食麦子、玉米、高粱三种。”
“牧正长姜启要准备六蓄之品,牛、马、羊、鸡、豕猪、犬,犬不要准备,犬戎崇尚犬狼,犬是戎人的图腾,吉祥物,他们不会屠宰狗的。”
“司工长陈仓子要准备手工品,主要是各种常用的青铜器具,青铜礼器,青铜酒器,各种常用的白陶瓷器,普通陶瓷用具。丝织平纹的纨,绞纱织的纱罗,提花千纹绉纱縠,麻织布,牛牵车辆。”
“数量清单等,到谈和结束后确定,望诸部长提前预备。”梁醇具体交待了筹备物资的具体细节。
左大夫梁醇话音刚落,左卫长常征插话道:“陛下,马就不要准备了,戎人不缺马,我们战车缺马,望陛下恩准。”
豳王道:“准。”
司工长陈仓子也说道:“白陶瓷器和提花千纹绉纱縠也不要准备了,都是贵族用品,抢匪强盗怎好用之。另外,他们喝的酒不是高粱酒,不需要青铜酒器,青铜礼器也不需要,整天到处侵略抢夺,戎人没有这个礼,也就不要礼器。”
豳王笑道:“司工长陈仓子说的好,准。众卿分头行动吧。”
众人散去。各人安排手下按照要求紧罗密鼓的全力去落实操办。
按照左大夫梁醇的计划,把谈和地点设在豳国边界长武之地泾河的支流河边,此地也是犬戎大部来袭的必经之路上的一条小河边,虽是条小河,担此河是豳国泾河的支流,是豳国的边界,过了河就是豳国境内,设在这里有一定象征意义;梁醇并派人前去传信说:“豳国国王特史在此等侯戎王。”信史没有提及谈和之事。
左卫长常征将军,屯兵于谈和地点五里处,大操阵法,喊声震耳欲聋,兵甲斗志昂扬,杀气腾腾,让人心里感到胆寒,不寒而栗。他们是在本土内操练,也算是军演,正常化。
一天后,犬戎大部打着狼犬图腾的旗帜浩浩荡荡预期而至。
犬戎大部士甲在豳(bin)国边界的泾河支流的小河对面两里处扎下大营,并派信使前来传话,让豳国国王特史前去营帐会谈。此时太阳已经偏西。
左大夫梁醇带着谈和四人,随信史前去戎王大帐,远远望去大帐门前无一兵一卒,所有戎人全部在百丈开外,这阵势不像是来打杀的,到象是来走亲戚的,左大夫梁醇心里在想,戎王今天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其实犬戎确实是豳王的远房亲戚,虽然不是一族,但都为戎人,一个是犬戎,一个是羌戎,豳王娶的就是羌戎姜氏之女为元妃,元妃的外婆是犬戎,所以豳王不愿和戎人打仗,这对姜氏元妃也是个好的交待。
戎王这样部署也是先礼后兵,他知道这条小河过不去,虽然河确实小,不是什么障碍,如果冒然过河,后果会怎么样,他心里很清楚,那些在河对岸操练的大军不是只会吃饭的饭桶,他身边的这些人甚至连刀都没有拿过,他们不是真的来打仗的,他们听说来可以拿到东西,就跟着来了,那些确实残暴的家伙还在后头,三天后才能从子五岭的北麓赶到,如果前面部队拿到物品了,他们也就不用急着来了。看来他们确实是来拿东西的,不是来抢东西的,抢劫的人在后面,还没到,真的是“不给再抢”。这叫造势,也是戎王高明之处,看来没两下子是做不了大王的。
问题是你给吧?
如果真的不给后面敢抢的人到了真的就抢了。
戎王也算定豳王会给,而且一定会给。
所以戎王先礼后兵,谈和也是他预料之中的一步,谈和也是他想要的。
百丈开外的甲士,摆摆阵势还行,若真的上了战场,那就真的成草包活靶子了,戎王怕给豳国特史看穿,所以谈判营帐设在百丈开外,而不设在军营里,戎王明白,特史是有两下子的,甚至有三四下本事,从特使安排会谈的地点来看,戎王很清楚很明白特使狠,明摆着的意思,“只要你胆敢过河,河那边的那些整天在叫杀杀杀的家伙,不会管你是真抢还是假抢,谈还是不谈,不论你三七二十一,他都有理由杀杀杀。”所以戎王不会过河,绝不会过河,戎王不会上当。
左大夫梁醇一行在信使的引领下来到帐门口,信使大声说道:“豳国国王特史到。”
左大夫梁醇一行进入大帐内,站定后,左大夫梁醇朗声说道:“在下豳国国王特使左大夫梁醇奉豳王之命前来拜见戎邦戎大王,在下代豳王向戎大王问安。”
“谢豳王,谢左大夫,请左大夫带本王向豳王问安,看坐。”戎王说道。
左大夫梁醇一行五人在右侧的石凳上坐下来,左大夫梁醇快速的扫描了一下帐篷,若大个帐篷,什么也没有,对面坐着五位没有穿铠甲的武官,虽然穿的是布衣,但是从他们的久经沙场的面孔上可以断定他们是武官,戎王坐在中间。左大夫梁醇明白,这是戎王在示好,室内没有机关,帐外没有刀斧手,安全。
“戎王,据在下所知,豳、戎两邦素来以兵戎相见,无礼仪邦交来往,不知戎王今天携众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在下不明。”左大夫梁醇不客气的开门见山的问,都是千年的狐狸,高手过招,不需要藏着掖着。
“既然左大夫是爽快之人,说话直来直往,本王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戎人一来不善种地,二来今年牛羊六畜不旺,无以为生计,只好来求助于豳王了。”戎王说道。
“若真的如戎王所说,为了生计而来向豳王求助,在下想不明白的是,来求助只需一人或数人,最多也就数十人,不知为何来了大部人马甲士?”粱大夫说道。
“左大夫,戎民一听本王来拿东西,大家就争先恐后一哄而来,挡也挡不住,大部队还在后头呢,他们怕好不容易拿点东西回去,恐路上又有闪失,就带了家伙来了,还望左大夫理解。”戎王解释道。
“戎王,豳国以农为业,靠天吃饭,这两年天不逢时,时旱时涝,收成有限,豳人也饿肚少衣,艰难维持生计,粮仓见底,也望戎王理解为盼。”左大夫梁醇说道。
“左大夫的意思是见死不救?”戎王脸色开始难看。
坐在左大夫梁醇对面的大汉站起来说道:“大王,戎人饿是死,横也是死,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话未说完,戎王伸手示意阻止他说下去。
“左大夫,你也知道我们戎人的脾气,以脾气暴烈,性情惨忍,民风骠悍而出名,说抢就抢,说打就打,杀起人来是不眨眼的,他们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来了每人总得要带点东西回去过日子,也好向婆娘和孩子有个交代,若真的让他们空手而回,本王估计他们宁死也不肯,到时他们一时性起,情绪失控,到时本王也控制不了局面。”戎王开始耍横。
“戎王,按在下的理解是,就戎人的性格,说白了就是不给就抢,抢不了就战,决不空手而归。戎王,据在下认为,战,你们必败。”左大夫梁醇将左卫长常征对豳王陛下所说的几点,又演绎推理详释了一遍给戎王听,戎王听得一愣一愣,沉默不语好久没有开口,心想确实如左大夫梁醇所言,连眼前的这条小河都过不去,别说是去攻城,就是抢都很难。
于是戎王站起身,说:“若双方真的交起手来,胜败不计,但双方难免有伤亡,本王不愿意看到,相信豳王也不愿意看到,豳戎两邦最好不要伤了和气,戎人此来也是因生存无奈之举,本王希望得到豳王的援助。”戎王放软话退让了一步,希望双方保持克制的态度。硬的不行,来软的。
“如戎王所说,戎邦维持生计之物缺口较大,难以越冬,我王陛下向来以仁德为怀,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定会勒紧腰带省吃节用加以援手,援助贵邦度过难关,只是物资有限,数量不会很多。”左大夫梁醇也退了一步。
“既然左大夫说豳王仁德为怀,不会袖手旁观,定会帮我们戎人度过难关,本王在此向豳王致谢了,戎人定会向上天祈祷,感谢豳王的恩施恩典。”左大夫梁醇竖了个杆子,戎王顺杆子爬了上去。
戎王把感谢的话都说了,豳王面子上也有了台阶下,双方都说不愿意发生冲突,当然也就不会发生冲突,把谈和改成求助和援助,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戎王心里很佩服左大夫梁醇的辞令功夫,后面双方心知肚明,顺水推舟,水到渠成。豳王有了面子,没了里子。
经过双方激烈的商讨,两轮商讨下来结果出来,豳国援助戎邦大麦500牛车,一人1只活羊,10人一头活牛,丝织纨和麻丝织布100牛车,各种常用的陶瓷用具100牛车。牛车(牛和车)也由豳国奉送。
商讨中玉米、高粱、犬、豕、禽类,戎王不要;青铜器具太重戎王也不要。马、绞织纱罗,豳国拒绝没给。
天哪!我的娘啊!豳人哭了。仇恨在豳人的心里。
双方商定,次日,戎王大部向后撤退十里至合水境内,五天后由前锋在此交接。
如约,五日后交接完毕,戎人满载而归,戎人的冬天不在冷。
戎王渠单凯旋。戎王做了一回不是王者的事,为了戎人的冬天,他认了。王者很辛苦,
大王也要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在这个位子上不得不做,望理解王者。
戎人走了,一场相互残杀避免了,豳国百姓感激涕零,也伤心痛哭。豳王如释重负,如其所愿,没有流一滴血,豳王是用时间换空间,他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没人懂得什么叫时间换空间,只有豳王明白。
豳国的天还是那么蓝,云也是那么白,田野变成金色,真是人在做,天在看,老天有眼,天佑庇护,五谷树的应证,豳国今年丰收年,有失有得,没有战争。
秋收过后,豳(bin)王下了三道大家觉得奇怪的王令。
第一条王令:“所有公田私田七成为玉米田、高粱田,一季田改成双季田。”
第二条王令:“豳人除夕可制新衣,平时不得着新,包括豳王。”
第三条王令:“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猪。禽、鱼类可食,
以蔬食为主。”
三条王令同时下达,同时实施。
王令已下,按此实施。所有的人都不明白三道王令的用意,不明白不要紧,先做了再说。你会慢慢搞明白的,大王不会乱来,国都是他的,他干嘛要乱来呢!放心的去干吧。
因为大家反应比较强烈,豳王陛下让啬正增收向大家解读一下三条王令,啬正则说:“其一从字面上解释和理解,王令第一条,‘所有公田私田七成为玉米田、高粱田,一季田改成双季田’。是说‘一年种植一季节庄稼,改为一年种植两季节的庄稼,这样一亩田可多产一倍的粮食。玉米高产,高粮也高产,这样每亩田就多产粮食。所以要多种玉米和高粮。(玉米、高粮虽然没有麦子好吃,担总比没得吃强吧。这是豳王陛下的原话)。我本人理解为‘富物’。
第二条王令:豳人除夕可制新衣,平时不得着新。包括豳王。本人理解为‘节用’。
第三条王令: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猪。禽、鱼类可食,以蔬食为主。本人理解为‘节用’。把三条整体合起来就是‘富物,节用。’另一层深意还是用豳王陛下的原话来说明吧,豳王陛下说:‘不管是犬戎还是熏育,他们也是靠天吃饭的,如果天不惠顾,遇到凶年,他们得饿肚饿死,不能眼看他们真的饿肚,你得给他点可以度日的物品,这是我想的,他们虽是敌人,担也是人,人要吃饭的,不吃饭要饿的,饿急了就顾不上尊严那么多了,暴力事件跟着来了。他来了,你给他点,他就平安的回去,不会再乱来,如果不给,饿急了,他会干什么事,你知道的。关键是你得有东西给,东西从那里来?‘富物,节用’中来,富物的结果就是比原来的多出,节用的结果就是余出,用多出余出的物资去平息因抢劫而发生的流血事件,同时还帮助对方度过饥荒难关,两全其美的办法。这种想法子虽然比较简单,有点傻,但还是有效地解决眼前外侵事件。彻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想出来之前,就用这种最简单,最有效的,也是最可笑的,不是办法的办法。所谓民以食为天,与死亡抗争,争食,在理解的范围内。’”
同时豳王把三条称为“富物保命,节用保命,予物保命”法。这个办法的最大的特点在于苦了自己,但可保住了生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在大家的理解范围内。
豳王陛下为了不发生战争,不发生流血事件,用心良苦,仁义之君。
因为没有发生战争,没有意外伤亡,增人添口,人丁兴旺,豳国人口迅速壮大。
“富物,节用。”三条王令实施一年,效果显著,百姓无不欢喜,都称赞大王真的仁德有才。
仁德善良,再某些人的眼里,就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犬戎的兄弟獯鬻(xunyu)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豳王可以援助犬戎,就一样可以援助獯鬻,獯鬻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人数超众,不少于犬戎上次来的人数,同样意思,如果不给,大有大打出手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