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天崩地坼(一)
童振给贺腾骁带来了辽军出动的消息,贺腾骁表面上平静如水,内心深处却是波涛汹涌。
贺腾骁已经感觉到完颜圣聪的意图,完颜圣聪的野心很大,绝对不会只局限于因一战之败绩而报复秦军。完颜圣聪肯定有更大的图谋,而能填饱完颜圣聪胃口的只有中原!
饶是猜测到了完颜圣聪的意图,贺腾骁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以他现在的实力抵抗辽国,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螳臂当车。个人的力量在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实在是沧海一粟。
贺腾骁能做的唯有自保而已,他只能抓紧长生岛和中岛的开发,以图自保。
在完颜圣聪还没有动手之前,贺腾骁生活还是很平常自在的。讲武堂速成班出来的基层武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贺腾骁开始着手对这些基层武官进行考核,考核后依据成绩分配这些基层武官的武职。
这些基层武官很高兴,受了这么久的苦,现在终于可以将扣在头上的“待授”帽子摘掉了。成为一名真正的实权武官。
对于平民子弟,就算是军户,没有门路一辈子想迈前一步都很困难,千户营将这个品轶的中层武官是不敢奢望的。寻常军户子弟,能在死前混到一个百户官的职位都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贺腾骁也不是死脑筋,待授百户直接摘掉待授百户的帽子授待授百户之职。封授武职的品轶以考核的成绩为参考依据。待授总旗成绩优秀的也有可能授待授百户,待授百户成绩不尽人意的,也有可能降级授待总旗之职。
而此时的辽西走廊却不平静,彭朝栋的一纸调兵令下来,两万驻守锦州城的秦军,以及分驻各地的秦军火急火燎的赶往西部防线。
彭朝栋这次判断的失误是他近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中犯下的最大失误。战前仓促调兵本就是大忌。况且彭朝栋调动兵马又是建立在失误的决策之上。这更是错上加错。
彭朝栋很快就会尝到决策失误的苦果。
察哈尔。
辽皇完颜圣聪的内心很不平静。这一次是他一声中最大的赌博,赌注是曼舒族近百万族人的未来的命运。
这次行动是对大赵帝国腹地的首次试探,也是为日后进一步入主中原投石问路。
这一仗要是打的漂亮,曼舒族的脚步将继续前行,为既定的目标而奋进。反之,一旦这一次行动失败,代价也是沉重的,辽国这几十年的努力将化为乌有,曼舒族将推出辽东地区的角逐,重返他们的发源地:长白山。
萌古部族和其它小部族的人全都参与了这次行动。完颜圣聪甚至没有把童族忘记,邀请童族也参与这次行动,显而易见,汉人血统的童族不愿参与这场对汉人的战事。童族委婉地拒绝了完颜圣聪的邀请。
完颜圣聪对此很愤怒。塞外大小部族,完颜圣聪全都调动了,唯有这个童族不识抬举,不过完颜圣聪也没有时间和童族计较,只能秋后算账。
完颜圣聪启动了辽帝国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这次动员也是空前的,几乎所有的塞外大小蛮族都参与这次行动,零散的塞外各蛮族空前“团结”。
混杂在蛮族之间的锦衣卫密探在辽军行动前获悉了这一震惊的消息。可惜这已经太迟了,他们已经来不及将情报送出去,辽军已经行动了。
大赵贞元十四年冬,大辽天兴二年冬。
在深沉的夜色掩护之下,辽国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同时还裹挟着近二十万塞外各蛮族组成的乌合之众,号称五十万大军,南下向他们的目的地奔袭而去。
赵帝国将面临三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外患,这次外患甚至远比穆宗时期萌古包围京师城要严重。曼舒人也比萌古人更为凶狠暴戾。
辽军按照原本既定的路线进发,辽军兵分三路,一路破大安口到罗文峪一带的长城,赵贡献顺天府的军事重镇遵化之后即刻西进,目标直指京师城。这一路的大军由完颜圣聪亲自挂帅。
另一路大军由完颜海涯挂帅,这一次是完颜海涯第一次领军单独作战,完颜海涯激动万分,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此战打得精彩。这一路大军的进军路线是古北口一带的长城,在这一段长城攻破之后,大军南下攻占潮河所、密云城、怀柔城、昌平城、营州左屯卫这些京师城北面的城池,由北向南,直逼京师城。
这两路大军在京师城附近会师之后合力围攻京师城。
另一路大军的目标和完颜圣聪完颜海涯大军的进军目标不同。完颜海涯和完颜圣聪两路大军的目标都很明确:京师城。
而这一路大军的目的地不是京师城而是破边进入大同城之后进入山西境内。这一路大军的统帅是完颜英。
这路大军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应了乔绍远的要求。
自从萌古人被彭朝栋从黄河河套赶到察哈尔和漠北萌古之后,帝国的北疆获得了难得的安宁。由于北疆无事,北疆长城北部防线的边防戒备很松懈。
密云后卫的营将洪誉忙着给监军太监冯伯成庆生。太监监军到太宗皇帝之时已经有了先例,平定北疆之时,赵太宗由于不信任麾下的武官,怀疑武官们对他的忠臣,因此大规模派遣身边宠信的太监当监军,以便他牢牢掌握住这支军队。
太宗皇帝此举有没有错,但是帝国正处于关键时期。平定外患的北疆军队对帝国的未来至关重要。这支军队是太宗皇帝的全部家当,出了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新建立的大赵帝国不仅覆灭,最好的结局也仅仅只是划江而治,赵帝国退守长江以南。
而中原,将再度遭受异族铁蹄的蹂躏。
在国初,太监中也多有有作为者。一些太监当上监军之后甚至自告奋勇,披甲上阵,重创敌军。证明了阉人也是有不俗的战斗力。没有(软)蛋的人不比有软(蛋)的人差。
这种临时的做法后世的帝王没有及时废除反而继承了这一做法。派遣宠信的太监外放监军几乎成了赵帝国的传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