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天獻給李二的雕版印刷術,其實一點也不復雜。
對於唐初的工匠而言,雕版印刷不過是層窗戶紙,一捅就破。
李二直接命人從將作監直接調來一批工匠,日夜趕工。
一日時間,便雕刻出雕版若干。
僅僅兩日時間,由褚遂良與虞世南等人親筆謄抄,雕版印刷而成的《三字經》等書,便新鮮出爐,擺在李二面前。
端木天既然連雕版印刷術都抄襲了,自然不能放過線裝書這種裝訂方式。
原本唐朝出現雕版印刷術後,書頁並未集合裝訂,而是沿襲了卷軸書卷的形式,將其改成了經摺裝。
書頁長幅接連不斷,摺疊成書,展開之後類似後世的書籍。
這種裝訂方式費時費力,端木天自然不會採用。
他一步到位,將宋代才出現的裝訂書法一併拋了出來。
零散頁張集中起來,用訂線方式穿聯成冊,最是方便不過。甚至直到後世,書籍線裝,依舊是主要裝訂方式之一。
李二等人對於線裝書這種書籍,頭次瞧見,各個新鮮無比。
“人之初,性本善……”李二翻開一本三字經,誦讀幾句,很是滿意。
雖然雕版印刷出的書籍,比不了人工謄抄的那般清晰,但卻勝在快捷方便。
兩日功夫,將作監的工匠們便已印出近千套書籍,讓李二都有些被嚇到了。
從古至今,何人見過書籍能夠這般大量印製。
房玄齡笑道:“大王,我核算過,印製一本書籍,靡費不過百文。端木小郎獻上此法,端是奇妙無比!天下士子,都應感謝他才是。”
其實雕版印刷成本不低,李二召來將作監的工匠,皆是官籍,無需給這些工匠付報酬,人工成本大大縮減。
房玄齡他口中的百文成本,僅僅是紙張與油墨之類的成本而已。
清代《書林清話》有關於雕版印刷成本的記載,南宋《大易粹言》每部成本3貫500文上下。
清初四十頁的書,成本是16兩白銀。一頁也就是0.4兩白銀,也即是四百文銅錢。
如此高昂的價格,放在後世,可謂是天價。
但對比費時費工的人工抄書,雕版印刷的價格與效率,已經是全方位吊打。(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