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構杜荷兩兄弟帶來的壞消息,讓端木天連說話的心思的都沒有了,滿腦子都在盤算,應該如何逃脫這一劫。
端木丘著急見媳婦,出了長安城明德門後,老爺子便立刻催馬小跑起來。
眾人一路打馬回到端木莊,已有家奴婢等候在此了。
但剛入莊門,端木父子便被數十人給團團圍住。
“見過端木公,見過小郎君!”
“端木公安好!小郎君安好!”
“恭喜端木公,賀喜端木公!總算是蒼天有眼,沒有冤枉端木公這般善人!”
這些人皆是端木莊的佃戶,其中不少髮鬚皆白的耄耋老者,全部朝父子二人躬身揖禮,神情甚是激動。
佃戶們都是得到了端木父子出獄的消息,特意趕來莊門處迎接父子二人。
端木家對待莊中佃戶,向來輕租課,很是寬厚。
大唐京畿附近,最是富庶,田租也是最貴的。
比如同為杜曲鄉紳的杜氏,他們的租課很是苛刻,上田每畝收租一石,中田也要收五斗的租課。
基本相當於畝產要拿走一半。
當然,這也是慣例,天下皆是如此。
這個租課,比大唐實行的租庸調可高出了幾十倍。
大唐武德二年實施均田制,每丁授田百畝。
而需要承擔的租庸調,卻不過每丁納粟二石,為租;服役二十日,為庸;調為戶調,男丁隨鄉土所產而納。
雖然佃戶沒有庸調,但若是同樣耕種百畝田地,則需繳納租課一百石,是大唐官方田租的五十倍!即便算上租庸調的戶調,佃戶付出的佃租也是官方的二十倍左右。
而端木家每畝租課僅有杜氏的一半,雖然也遠超官方田租,卻足以讓佃戶感恩戴德了。
畢竟願意來當佃戶的,多都是流民,是沒有資格從官府手中領取永業田與口分田的。
成為佃戶,雖然田租較高,但至少日子過得下去。
若有災年,端木家不僅不收佃戶佃租,還會開倉放糧,救濟佃戶。
誰家有婚喪嫁娶,端木家也會命管事送上手信吉金。
佃戶生病,還會出錢請醫工為其看病。
另外牛種、農具、家屋這些,像杜氏借貸給佃戶,歸還之時,不僅要收本金,還要收取利息,而端木家則是免息借貸給佃戶。(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