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公主一个示意,除了如意郡王和醇福郡王世子殿下,剩下的人悄悄退下,几个人挪到了东配殿等着。
三驸马请了几位男宾说要看新排的胡炫舞,三公主却陪着孝合公主和长安郡主崔慧茹还有瑾娘一起去了她的书房。
公主悄声解释:“听瑄哥哥说,北边又打了败仗,死了十数万人,连虎威将军也阵亡了,可是太子哥哥坚持不肯让瑄哥哥带兵,如今父皇又病着,太子哥哥监国,瑄哥哥没少受太子哥哥的气。”
孝合公主蹙眉道:“太子殿下似乎和睿亲王不太契合,皇帝陛下应该会调和一下吧。”
三公主摇摇头:“当初,是瑄哥哥的父亲推让了皇位给自己的弟弟,才轮到我父亲登基,也是瑄哥哥舍命救了父皇才有今天,可是太子哥哥…看来,我那个太子哥哥还是太看重这个皇位了,瑄哥哥可不是个贪图权势的人。”
三公主心里还有句话没说出口:“就算瑄哥哥抢了这皇位又如何?本来这皇位就是他的。”
想起太子那副狭隘心肠,三公主无法想象自己这个异母同父的哥哥会善待他们这些姊妹,真若让他既了位,只怕她的瑄哥哥也会没命的。
这样想的还有孝合公主和长安郡主崔慧茹,可是事关皇家,没有谁活够了敢插言。
片刻的宁静之后,孝合公主到底气不过,呐呐的说:“君心难测,臣子难为啊。”
瑾娘听了只当没听见,这些统统和她没关系,尤其是那个南公瑄事他一点也不愿意再听到。
于是几个人开始默默饮茶。
“睿亲王威名赫赫,是全靠他的武艺高强,当然,还有心狠手辣。”
过了好一阵子,似乎回忆到了什么,一旁的孝合公主不无崇拜地低声对崔慧茹说,哪怕是那个贬义十足的评语--心狠手辣,也是说出来一脸赞赏。
看着孝合公主亮晶晶的双眸,崔慧茹无语,她知道孝合公主对于睿亲王抑制不住的好感,可是孝合公主的缘分却在那个遥远未知的地方,那里曾经充满了宫廷政变和杀戮,孝合公主此去天知道会是个什么结局。
崔慧茹一直怜惜自己的妹妹命运坎坷不济,所以出来后处处照顾着自己的妹妹,见瑾娘听到睿亲王时那古怪的表情就误以为瑾娘有些害怕,忙安慰瑾娘:“妹妹放心,这个睿亲王虽然厉害,可是从不妄杀,更不恃强凌弱。”
醇福郡主笑眯眯地看了瑾娘一眼:“我看你不像是胆小的人,怎么见了他倒怕了起来?难怪你怕,他若真气了性子,就是天皇老子要怵三分,连皇帝也要哄着他。”
一旁的公主插言:“可不是,当初他不要命似得把我父皇从死人堆里背出来,自己浑身都是箭伤……从那以后,父皇更宠他了,可是他有时候犯起倔来,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父皇可就拿他头疼了。”
公主说着不由得轻声笑起来:“不过,他可不是不讲理的人,只是不肯迁就那些个老顽固罢了。”
孝合公主有点担心:“找太子殿下可是有些危险,太子殿下明明知道如意郡王和睿亲王走得近,说不定死也不准,还是先和太后皇后提,如今只有她们才能见到皇帝陛下。”
三公主犹豫:“这个……我如今进宫一次都要去找太子殿下说好话,母后顾忌皇贵妃和太子哥哥,太后又宠着太子哥哥,不然我宁可自己去,煜哥哥进宫去也不见得比我更容易,况且这事如果父皇不同意也等于没说,可是父皇除了听太子哥哥的就是瑄哥哥的,可惜老成相老了,如今虽协理太子监国,也只是名义上的协理罢了,太子哥哥的手可是将权利攥得紧紧的,真让人烦恼。”
孝合公主知道三公主的心思,让三公主和太子殿下说好话,打死她也是不肯的。
“如今除了支持太子殿下的皇贵妃的娘家,还有谁能够畅通无阻的进皇宫面圣呢?就是睿亲王也好久不曾入宫了。”孝合公主慢慢说道。
三公主气愤:“若不是瑄哥哥怕父皇病着生不得气,他要进宫去,谁拦得住?太子哥哥这次可是太过分了。”
几个人听了顿时无语,太子殿下的任性乖张,除了皇帝陛下,可是人人束手无策。
过了好半天那南宫煜紧随着南公瑄离开,世子殿下送了出去。
当崔慧茹看见一脸喜色的世子殿下就知道那件事已经成了一半,瑾娘和孝合公主也隐隐有了喜色,世子殿下对自己的妹妹如今的孝合公主道:“好妹妹,还有一个意外之喜,如意郡王鼓动着睿亲王要想办法把你也留下呢。”
三公主吃了一惊:“这话怎么讲?”
世子道:“如意郡王说是那小国之君,哪里值得送咱们家好儿女去……既然长安可以找人代嫁,妹妹你也自然可以。”
三公主半信半疑:“这……醇福可是郡王之女,身份尊贵,而且去是要坐那国君皇妃正位,哪里是一般女子可以代替的?”
孝合公主苦笑:“哥哥,你不用安慰妹妹,说这等不靠边际的话来哄我有什么意思呢?”
瑾娘却道:“怎么不可以,古代和亲代嫁的几个是真正皇室之人?还有随便找个宫女封个公主郡主的就送嫁了。”
世子殿下看了瑾娘一眼:“正是,如意郡王也这么说,明妃王昭君你们知道吧?那可是一个普通宫女册封成公主的。”
几个女子闻言点点头,三公主道:“这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可是如果没有父皇的旨意,哪里会想到这么做。”
世子殿下一脸讥讽道:“如果不是托了太子殿下的福,我妹妹怎么会有这种好事摊上!”
孝合公主闻言忙看了看三公主,用眼睛狠狠瞪了世子一眼,三公主却浑不在意:“太子哥哥就是这样,如果你们离我那瑄哥哥远些,怕就清净了。”
几个人就都很扫兴,事情也只能办到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