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断头岭战役(一)
西鲁帝国陆军起源于蛮族重甲骑兵。强调进攻,热爱冲锋,提倡一战胜敌,一波流,进攻就打一波,可这一波是全力以赴的一波。胜利就是一次冲击,重骑兵就是为冲击而生!重骑兵,冲击,一战定乾坤。
白洋联邦陆军部队起源于以盾牌和单手武器为主的通用全能型重装步兵。历史上,重步兵是多数文明国家的主力军队。这一兵种对兵员素质、装备性能一般均有较高要求,为步兵中的精锐力量,无论攻城、野战均能有出色发挥。
昔日的重甲骑兵,号称金戈铁马,历经风霜,历练铁骨铮铮,凭着祖先的骑兵进攻精神,西鲁军在那场战争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军事奇迹,由胜利走向胜利。祖先野蛮的血液在他们血管里流淌,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同时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从运用极为凶残的作战战术,到随意杀害对方伤员和俘虏,再到奇袭白洋联邦首都对平民展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直到最后广泛使用蒙古人驱赶平民做肉盾的方式,用对方平民,排雷,防御炮击,侦查防线火力,等等等等近乎完全匪夷所思的无人性战法,西鲁军队看似取得胜利,掠夺到了土地,但丧失人性的胜利,注定了这个兽性充溢的国度最终绝不会有好的结局。
那时那地,白洋河平原上重装步兵的后代,也早已告别了冷兵器时代,在近代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动力助推下,成为了还算合乎时代潮流的武装。至少在装备上是这样。但因为经历了太久的和平疏于备战,政府对陆军的建设不重视,军内和政府官僚主义横行,效率低下等诸多自身原因,在与西鲁侵略者的战争中,一败再败。在最为关键的战略决战,秋水原会战中,主力被西鲁军击败,又在撤退时惨遭西鲁军追歼。自此,白洋联邦亡国的命运不可逆转。联邦军最后的陆军司令金铁汉将军遗书,总结了亡国原因其中一条,作为有曾光荣历史的重装步兵的后代,和平了太久,丧失了祖先的兽性,丧失人性也许会丧失很对美好,而那时那地的白洋联邦国民却因为丧失了兽性,几乎丧失了自己的一切。
这两种类型的军队在历史上就是宿敌,而那时那地,人类虽已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两支两类军队各自的后代又一次的战到了一起。这一次文明却又一次的败给了野蛮,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
第一部分,磨刀霍霍——西鲁帝国军事实力概况与战前准备
身怀利刃,杀心自起。但凡腰里别着锋利尖刀,某些事情就总会不自觉的拔刀解决问题,干净利索的解决问题。
转换到国际关系层面,无论大国小国,但凡手里部队够厉害,能三拳两脚打趴下邻居的,总是会优先考虑军事解决边境问题。白洋民主联邦的负数智商政客们一再作死乱讲,西鲁帝国必须有所表示,况且西鲁帝国早就对这位美女邻居垂涎三尺了。
“必须发动一场战争教训一下白洋民主联邦。不仅要惩罚联邦的无耻政客们,还要从联邦那里获得利益,战争赔款和割占领土。”——西鲁帝国内部文件。当白洋联邦沉溺于虚幻胜利带来的战前和平之时,西鲁帝国早已是战意已决,开战是必须的。(注意,这里这段话,这场战争开始时,西鲁帝国的战争目的仅仅是“赔款”和“割地”。那时的西鲁帝国也不曾想到一场中等规模局部战争会急速演变成两国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
这里顺便玩一把逆向推理,某某国家要是总是吆喝和平,维护和平,不管外界什么情况,总是高挂免战牌。这些现象似乎可以从侧面说明这国的部队根本不能打,压根就打不过人家;或者即使打赢了某小国也会付出很大代价,小国虽败,仍足以高呼“小强爷损兵折将,但爷是战略胜利”。居高临下,一目了然,某某国头目对手下那点儿本事心知肚明,担心一开战就露出屁股丢人现眼,所以就只能一再压住火气,高呼:世界和平。
任何一国在主动开战之前手里必须有足够的本钱。西鲁帝国开战的本钱有多少呢?这章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B世纪80年代中期,西鲁帝国陆军副司令兼帝国军副总参谋长诺曼*康斯坦丁元帅向皇帝为首的国家领导层提交了一份军事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要建立一支统一编制正规军化的强大野战部队。
当时的西鲁帝国实施军团制,每个军团都有固定防区,防区内野战部队守备部队全归军团司令部指挥。这一制度便于部队在驻防条件下获得补给和兵源,但也使得整个帝国军缺乏调遣集中大规模野战部队的能力。另外,各地军团所属部队在编制和武器配置上都有很大差异,各地部队在一起作战时很难做到步调一致。有时,各部所需弹药武器规格不同,也会给后勤供给造成极大麻烦。旧体制问题多多,军事改革是必须的。但是,这一改革方案上报时却一致不被看好,理由是:帝国缺乏实现这一方案的经济实力,也没有足够的外部威胁促使帝国实现这一方案……背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军内旧势力必须守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合情合理的军事改革方案就这样被搁置了。
转眼又过了几年,富庶的新邻国,白洋民主联邦再次勾起了西鲁帝国高层的贪欲。“军队,军队,要吃到这块肥肉必须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可那时的帝国军仅仅是庞大,有庞大的规模,但根本算不上强大。想吃美女肉,军事改革是必须的。在这几年间,多位军内旧势力大佬相继病故,来自军队内部的改革阻力已是群龙无首。同时,军队内部多数人也充分意识到了军团制的种种弊端,开始有人提出军事改革要求。毫无疑问,发动一场变革的机会来了。
B世纪92年,这份落满灰尘的方案再次被摆上帝国高层议事会桌前。经多次商讨,方案获得通过,确切的说,是修改后的军事改革方案。这一方案的原创者,诺曼康斯坦丁总参谋长为改革方案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之更适用于实战。为照顾方案反对者,军内既得利益者的权益,方案在军队编制体制上,对原有军事模式作了适当保留。
B世纪93年,西鲁帝国B世纪末最大历史事件,康斯坦丁军事改革正式启动。西鲁帝国历史中的兴国大帝,时任西鲁帝国皇帝的南宫邕对这一强军计划表示赞同,并极力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军内的新兴将领也是计划的铁杆拥护者。在各方努力下,西鲁帝国以火箭般的速度进行着军事改革。随着更多老一代将领的相继离世,改革阻力骤减。
到了B世纪98年,帝国陆军主力(野战)部队已经全部实现了正规化,建制化,武器装备制式统一化。陆军主力部队以师为基本战役战术单位,各部队在师一级建制上统一了编制和重火力配置。
同年,陆军总司令部接受总参谋部建议,彻底废除原有的固定编制式军团建制,守备部队和部分非主力野战部队划归地方守备司令部指挥,主力野战部队全部归陆军总司令部指挥。陆军总司令部新设立多个集团军司令部,指挥原属驻地兵团的各个主力野战部队。陆军野战部队以集团军为基本战略单位,共编有共有9个集团军,下辖81个步兵师,后又在两者之间增设步兵军这一指挥机构建制。每个集团军编制内有9个步兵师,另有大量其他支援辅助部队。步兵师具体编制火力配置见后文。
B世纪99年年初,所有兵团指挥机构裁撤完毕,集团军和地方守备司令部也全部建设完成。西鲁帝国陆军指挥体系确立了以师为战役战术单位、集团军为基本战略单位的军事改革方案编制改革目标。
军事知识科普一下哦:
战略单位是指可以对战争进程或某个战略方向产生巨大或重大影响,从而可以改变战争发展的作战兵团;战术单位是指可以对战区内某个作战方向,或某个战役产生重大影响的作战兵团。两者的区别在于,战役战术单位或许可以改变某场战役的胜负,但不能孤立的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或者可以说,战略单位的规模和战争能力远强于战役战术单位。
…………
编制正规化建制化,装备统一制式,这两项是一支正规国家军队的最基本编组织特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这事很多非洲国家也给办成了,so,easy。历史上很多蛮人军队也都是有同一建制和完善指挥体系的。但对一个缺乏工业基础,军事科技研发能力几乎为零的蛮人国家来说,主要武器装备自行生产,这才是个难题。这点,西鲁帝国也做到了。依仗纳兰缴纳的大量中央税,西鲁帝国有了充足的资金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吞并纳兰后第二年,西鲁帝国就开始大量进口各种军工制造设备,并开办钢铁厂和化工厂,以期实现主要武器装备全面国产化。不再买别人家的武器,自己制造,这使得部队武器统一制式成为可能。
其实,早在B世纪80年代中期,西鲁帝国国防工业已初具规模,完全可以供给国内部队所需,但军内利益集团依然乐于进口。究其原因:其一,多年潜规则、油水多多,但凡做过生意的都懂;其二,权力部门或掌权者须要存在感。最近几个月,某团X央这个猥琐部门就一直在刷存在感,非要当红娘,要强迫男女改变结婚观念,“强行配种”。可这男女恋爱结婚关他鸟事!?
直到某些大佬离世,国产装备才畅通无阻的进入军队采购体系。到B世纪96年,主力野战部队已全面换装国产装备。步兵师建制野战部队编制和火力配置如下:
步兵师:
3个步兵团,满编约3000人
1个炮兵营,满编约700人,装备18门85毫米野战炮(1896年式克虏伯85mm野炮)
1个辎重营,约800人,装备大量马车及驮载骡马。
1个工兵营,约700人,工程兵,非战斗工兵,不具备战斗能力。
师部及直属机构,约800人,师部,师参谋部,骑兵连,警卫连,宪兵连,师医院,师财务办等。
全师满员12000人。
步兵团:
3个步兵营,每营满编约650人
1个重火力营(机炮营),满编约350人,装备有6门60毫米速射山炮(德制1902年式60mm速射山炮),18挺7.92mm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一战德军的马克沁MG08重机枪)。
1个辎重连,150人
1个工兵连,150人
1个大车运输连,150人,3个40辆大车的大车运输队,双马双轮标准马车,根据道路条件,有效载荷300-500公斤
1个骑兵侦查连(也可做传令兵),100人
团部连及救护队,150人
全团满编约3000人。
步兵营,满编约650人
3个步兵连(每连配有MG08轻机枪四挺,每排一挺,火力支援队一挺),1个重机枪连(8挺MG08马克沁水冷重机枪),1个山炮排(2门60mm速射山炮),1个补给辎重连。
一个齐装满员的野战师重装备如下:
18门85毫米野战炮,36门60毫米山炮,126挺7.92mm重机枪,108挺7.92MM轻机枪。
火炮技术数据如下:
1902年式60mm速射山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902年
口径:60mm
炮管长:27倍口径
弹丸重:3kg
弹药初速:300m/sec
发射速度:8发/分钟
重量:700kg
最大射程:4200m
1896年式克虏伯85mm野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896年
口径:85mm
炮管长:27倍口径
弹丸重:6.8kg
发射速度:8发/分钟
弹药初速:465m/sec
最大射程:8000m
这些武器在当时算不上先进,但至少也不落后,对西鲁帝国陆军来说,用着合适就好。
除了巨资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西鲁帝国还建立了:国家级军事科研体系——国家军事科学院,军内战役战术研究机构——总参谋部战役战术研究所,技术军官、指挥军官培养体系——帝国军事大学。有了这些机构,西鲁帝国军已经不再被看作是历史上的一支蛮军了,而是贯彻了蛮军强悍冷酷作战风格的工业化时代军队,一支真正具备科技含量的军队。
真实历史中,傻大木时期的伊拉克军队装备精良,最先进的地地导弹,最先进的飞机,最先进的坦克,但这支军队依然是一支科技盲军队。因为所有的武器都是别人家造的,操作这些武器的技术人员也是别人家教育的,优秀指挥官也全都是外国制造。这样的军队,脱离了老师,用不了多久,战斗力就会降到游击队水准。有老师是好事,可你要知道老师未必靠得住,得自己有本事、有真本事才行。
武器国产化了只是第一步,只是一个方面。使用武器的人、指挥战争的人,也不能依赖外界。换句话说,武器和使用武器的人都要国产化。这点西鲁帝国一直做的很好。早在对外扩张征服战争初期,西鲁帝国就充分认识到军官的重要性,一直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各级军官,包括指挥军官和军事技术军官。
中高级指挥军官和关键部门技术军官层面,帝国每年选送大量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学生和青年军官到国外军校学习,其中不乏帝国皇族与其他贵族子弟。随着这些人学成归来,一批批受过现代高等军事教育及训练的军官补充进了军队,担任要职。这些军官有较高的文化和军事素养,担任着较高的职务,对军事决策筹划足以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总体上看,纵观整个兵团时代,帝国军部队中仍是以行伍出身的军人任军、师、旅级高级职务为主,海龟新潮少壮派的影响始终还是有限的。这也正是军事改革方案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之一。
填充基层部队的中下级军官层面,这一级别和类型的军官一直是帝国军队内自己进行培训。这种培训通常采用短期三个月的学制来训练在职军官,更新其军事知识技能,用学制一年到三年的专业军事学校教育来培养有前途的青年学生和军官作为未来军事力量骨干。西鲁帝国认为:基层战斗部队的一线军官更像是士兵一样的消耗品,不需要为之投入过多精干人力或其他军事资源,从士兵中选拔出的可造之材,经短期培训,即可胜任基层指挥人员且表现优异。实战多次证明,这种来自士兵群体的基层军官远比军校实习生更适合一线作战,至少不需要牺牲士兵为他积累战斗经验。另外,这种从士兵中选拔基层军官的做法给普通士兵打开了晋升空间,可作为军队内部的激励机制。(其实某国也有类似做法,但现在不这么玩了,因为与国际接轨,正规化了。可是,人家的那是雇佣兵模式职业军队,每个兵都是有保障的。你家是义务兵军队,到时候就撵人,这士兵清楚,自己就是炼成齐天大圣,那也只是个兵。军阶天花板在那里,谁还会真玩命!?)
自古以来,西鲁帝国的军官培训还是卓有成效的。上上下下指挥官都有机会接受培训,指挥能力和军事技能水平会随时代进步不断提高。借助优秀的军官团队,西鲁帝国军作战效率相当之高,相当多的战役和战斗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往往都是兵力相等甚至少于对方,装备水平也不比敌军强,但胜利者却多是西鲁帝国军。这一场场胜利背后,有士兵作战精神层面的因素,但与参战军官的指挥水平和专业技能绝对是密不可分。
与帝国军士兵战斗精神形成反差的是其文化素质低下。有研究者指出,多数西鲁帝国陆军士兵文化素质方面的劣势极为明显,军中“目不识丁者,大有人在“。但恰恰是这种士兵能以原始人的残忍野蛮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有时候,人书读多了,就变得富有同情心了,这也就不适宜在一线作战了。
这场军事改革实现了装备制式和部队编制统一化,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原有部队的蛮族战斗精神被充分保留下来。与白洋民主联邦那些文化人士兵相比,这些头脑简单的低文化素质士兵更听话,更能适应严酷条件下的战斗,所谓骡子兵比少爷兵中用。
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针对将来的对手白洋民主联邦陆军,西鲁帝国陆军战术研究所为基层部队制订了一系列实战战术。白洋联邦军多次主动向帝国军展示本事,在恫吓对手的同时,也让帝国军“洞悉了御姐的一切”。
西鲁帝国陆军眼中,这位御姐对手确实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可惜战争注定要在海军炮火射程外进行。既然如此,只需要关注她家的陆军就可以了。联邦御姐家的陆军也是华丽丽的,打起仗来有板有眼,火炮很多,自动火力超多,貌似不好对付。西鲁帝国陆军毕竟是征战千年的行家,早已在默不作声之际看出了御姐陆军的破绽。以下将对两国同一级别部队的实力展开对比:
联邦陆军兵团属步兵师VS西鲁帝国陆军集团军属步兵师
联邦陆军军团属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
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2个团,1个3连18门制57毫米小步兵炮炮营。
师属炮兵团炮兵团下辖两个18门制野战炮营,一个18门制山炮营。均为75毫米山野炮,全团共计有炮54门。
每师官兵大约两万余人,战时算上配属的辅助部队能到24000人。
无论在兵力和活力上,联邦军师级建制都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在师一级炮兵火力上,联邦军有炮54门,帝国军仅仅有炮18门。但实战中同样的兵力密度,防御正面宽度很可能是帝国军两个师对联邦军一个师。师一级的炮战中,联邦军能发挥作用的只有36门野炮,山炮射程太短,可以忽略。这意味着双方火炮数量对等,且帝国军火炮口径方面是占优的。
考虑到联邦军的师属步兵旅几乎没有直属部队,实际作战中通常将所属炮兵拆散下放使用,这里只对双方团级部队的实力进行对比。
联邦步兵团VS帝国步兵团
联邦军步兵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1个机枪连(8挺11.43毫米马克辛原理重机枪),1个小炮连(8门60毫米手持小炮,类似于单发榴弹发射器)。每营辖4个步兵连,每连约180人,连辖有三个步兵排,一个连部保障分排,每个步兵排一个小炮班,40毫米手持小炮两门(单兵榴弹发射器),每个步兵班通常有三支11.43mm冲锋枪。营以下编制无机枪火力,全营满编约800人。满编状态下,全团官兵约2700人。旅下放小炮连,57mm步兵炮6门。备注:机枪连已经撤编。
帝国军步兵团,3个步兵营,每营满编约650人。1个重火力营(机炮营),满编约350人,装备有6门60毫米速射山炮(德制1902年式60mm速射山炮),18挺7.92mm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一战德军的马克沁MG08重机枪)。1个辎重连,150人。1个工兵连,150人。1个大车运输连,150人,3个40辆大车的大车运输队,双马双轮标准马车,根据道路条件,有效载荷300-500公斤。1个骑兵侦查连(也可做传令兵),100人。团部连及救护队,150人。全团满编约3000人。
这一级别建制上,双方人数旗鼓相当,热兵器时代的战斗更多是靠火力。
中远距离交战火力。炮兵火力,联邦军6门57mm步兵炮,帝国军6门60mm山炮,基本上一个档次,但考虑到步兵炮的射程,帝国在中远距离炮火方面应该占有优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帝国军方面状备用18挺7.92mm马克沁重机枪,这种武器射程可达5000米以上,可以采取曲射模式中远距离歼敌,即德军发明的超越射击法来攻击距离4000米左右的目标。
(所谓超越射击法,就是将马克沁机枪当成大炮一般来用,其子弹可以射出4000米远,并呈椭圆形散布。这种战法,使得马克沁机枪,可以放在掩体后面来使用。子弹就像是雨点一般从天上掉下,步兵所熟知的那些匍匐、卧倒在这种战术面前毫无效果,就算是躲在堑壕中依旧有可能被打到。实战中,大量机枪集中起来,使用超越射击法攻击敌军,通过事先标定坐标的方式,当观察单位寻找到目标后,便可以立即进行射击。4公里的射程使得敌人浅纵深后方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近距离交战火力。如果将近距离这一概念定义为200米内或者150米内,那么联邦军的火力是绝对压倒性优势的。单从理论上看,在这一距离内,联邦军的所有自动火力和小型火炮(榴弹发射器)都能充分发挥威力。不过,帝国陆军的各种远射火力依然可以实施压制射击,肆无忌惮的压制射击。在敌军火力下,这些自动武器的使用者能否有足够人品,这是个需要实战考量的问题。
联邦骑兵团VS帝国步兵团
联邦骑兵团,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团由6个骑兵连组成,乙种团由4个骑兵连组成,视驻地的情形而定。甲种团,全团共有战斗兵672名,另有勤杂兵447名,备补兵81名,战马792匹。乙种团占绝大多数,每团战斗兵448人,战马528匹。各团均为纯野战冲击型骑兵团,没有重武器,骑兵装备有卡宾枪和冲锋枪,可执行侦查护送任务。
这种比较似乎没有意义,骑兵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回忆。只要不是偷袭,或者行军状态的遭遇战,帝国方面防守得当就可以非常轻松的搞定冲上前来送死的任何骑兵部队。中央大陆上,塔斯曼帝国亡国内战中,不止一次的发生过骑兵冲击步兵阵地的战斗,只要步兵有足够的纪律性、受过基本射击训练,骑兵通常很难突破步兵的火力防线。
接下来就是双方最基层部队的较量了。
联邦军步兵营VS帝国军步兵营(双方基层部队实战战术对比)
实战中,只要不是大规模战役,主要战斗基本都是双方营连级部队的较量。这可是双方步兵玩真功夫了。越是小部队对战,狗血的事情越多,胜败更多取决于双方指挥官的战术指挥能力以及双方能否采取更有效的实战战术。而具体常采用何种战术则是由武器装备情况决定的。
例如:
抗战中,中国军队组织突击队,大量使用毛瑟1908战斗手枪(盒子炮)和MP18冲锋枪,对日军实施突袭作战。日军则没有使用过这种战术,日军有足够的炮火,足够的机枪火力,用不着尸体铺路换取自动火力打近战的机会。
太平洋战场,美军的火力开路战法日军就玩不起。人家美军有的是重炮和飞机,炮弹炸弹无限量供应。面对美军的绝对优势火力,日军只能等天黑了玩玩夜色掩护下的集团冲锋,所谓亚洲野蛮人的猪突,青木旅团长的野猪敢(送)死队。
战争中,强者一方通常是用弹药损耗减少人员伤亡,弱者一方则是期望能用人命投入多少消耗点对方的人命。
西鲁帝国和白洋民主联邦都是以强者自居的,也就是那种漫山遍野乱撒弹药的主。两位强者谁将是基层部队战术较量的赢家?在实战对抗开始之前,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今天的吃饭时间到了,暂且放到下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