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为了排除寂寞和无聊,同时也为了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驾驭大局的能力,他决定读硕士研究生。
辛安想上学的念头也是来自上次在省城跟朱妮妮的重逢。
跟朱妮妮的一番长谈,辛安觉得无论是见识还是学识,他跟朱妮妮开始有差距了;倒不是怕朱妮妮看不起他,而是辛安内心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在作怪。
尤其是面对朱妮妮先天的家庭背景优势时,辛安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儿自卑。
有机会的话,辛安还想出国深造。
他甚至计划等再过几年公司一切都走上正轨,他一定要去朱妮妮在美国留学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去留学,永远跟朱妮妮做同学。
辛安甚至有一个梦想,他觉得有可能、有时间的话,他要去读经济类或管理类的博士,然后去大学教书。
辛安为了创业,查阅了大量的书籍。
他发现好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书籍都是国外学者撰写的,国内很少有专家能写出同样层次和深度的着作。
高校里的经济类和管理类教材,也都是人云亦云,没啥可读之处,更谈不上亮点。
他觉得国内教授也好、专家也罢,写不出好的着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注重实际;换句话说,就是闭门造车,脱离社会实践。
而国外很多有影响力的学者和专家,都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提炼和发展出来自己的理论体系。
不管是RB的丰田幸之助,还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他们既是企业家,又是学者或专家。
这也是他想出国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人才市场上经济类和管理类中、高端人才的缺乏,也让他很伤脑筋。
对此,他有很深的体会。
辛宁给他联系了大连财经大学。
“大财”研究生院要了辛安的简历,又跟辛安通了几次电话,很快就来信了,让他三月底来加试一门外语。
考虑到辛安的特殊情况,决定先让他跟读,以后再进行入学考试补考。
省城上大学时,英语一直是辛安的强项。
只是回临江工作以后,只是偶尔看看一些英语文章,只能做到没有全都忘光了的程度。
辛安为了不到时候掉链子,便请了名英语家教,恶补了两个月。
TOPPVC对外进行的知识产权诉讼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在当地法院的调解下,由于“JS厂”实在是拿不出法院判决的两千六百多万的赔偿金,同意出让企业股权。
辛宁安排张凯和李博带人赶赴JS办理接收股权,并尽快实现对“JS厂”进行实质性控股;另一方面,调动手里的一切资源,希望股权变更后的“JS厂”能尽快开工。
辛安期望能用自己手里的两个生产厂的规模化经营来来抗衡进口产品的冲击。
随着两个厂子产能的逐渐释放,加上技术和原料的优势,辛安的公司开始掌控着国内市场的PVC价格,尤其是中、低端PVC,辛安开始独步国内市场。
当这一切稍微告一段落,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步上了轨道后,辛安到大连上课去了,开始了他的国际经济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生涯。
离开学校八年了,重新坐在课堂里他还是有点不太习惯,而他也很珍惜这次重新进入课堂的机会,他强迫自己能听进去。
(本章完)